男女之間的消費觀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
即便是姜儀這種知性女人也不能免俗。
但她靠自己努力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情緒價值,也無可厚非。
“姜老師,你該不會是大老遠出來迎接我的吧。”
姜濤收起欣賞的目光,笑著跟姜儀打聲招呼。
“為什么不會呢?你可是我們家的貴客,安安和我哥都想著當面感謝呢。”
“我哥聽說你今天要來,連外賣都不送了,這會兒正在趕回家的路上。”
姜儀溫婉一笑,看向姜濤的眼神要多溫柔有多溫柔。
姜濤笑道:“那我豈不是耽誤了你哥賺錢。”
姜儀溫婉笑道:“錢隨時能賺,但你這個大忙人,可不是隨時都能見到的。”
“哈哈哈,我一天到晚也是瞎忙活。”
姜濤笑著打個哈哈,一點兒“貴客”的做派都沒有,主打的就是一個平易近人。
“走吧姜濤,我先帶你回家,小雪和安安在家里玩呢。”
姜儀微笑跟姜濤指了指村里的方向,兩人并肩朝著村內走去。
東辛店城中村比姜濤先前租住的小沙河城中村的面積要大一些。
但進到村里,兩個村其實也差不多。
狹窄的街道上,行人往來匆匆,街道兩側全是各種擺攤的小餐車和各種小店。
這個時間點,剛好也是上班族們下班的時間點,也是小商小販們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炸串兒,羊肉串,涼皮,涼面,炒飯,炒冷面,臭豆腐,章魚小丸子……
一條街上,匯聚了幾十種小吃。
幾十種不同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組成了人間的煙火氣。
“小雪今天沒有淘氣吧。”
“沒有,小雪很乖的,她跟安安玩的特別開心。”
“給你添麻煩了。”
“沒有啦,跟小雪在一起的時候,我也很開心。”
“姜老師喜歡孩子嗎?”
“喜歡像小雪和安安那樣聰明可愛的孩子,不喜歡熊孩子。”
“你們班有熊孩子嗎?”
“有幾個。”
兩人一邊走在煙火氣十足的街道上,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
姜濤跟著姜儀在城中村內七拐八拐走了七八分鐘,最后停到了一個獨門獨院的小院門口。
姜儀從包里翻出一把鑰匙打開兩扇銹跡斑斑鐵門上的鎖頭,吱呀一聲推開一道縫隙。
“請進吧姜濤,地方簡陋了些,你別嫌棄。”
姜儀側開身子讓路,神情微微有些小尷尬地用手撩了一下垂落耳邊的秀發。
“獨門獨院兒,這小院兒挺不錯的。”
姜濤進門后,看到小院里還栽了一顆大蘑菇似的冬青樹,笑著說道:
“我以前住的筒子樓,常年不見陽光,陰暗潮濕,里面全是小強,條件還不如這里好呢。”
“啊?你還,你還住過筒子樓?”
姜儀有些驚訝地看著姜濤,滿臉不可置信的表情。
她第一次見到姜濤是他和徐莉去艾迪國際幼兒園那邊咨詢入校的時候。
那天姜濤開著奔馳gls,而且是要替女兒辦理入校學費十幾萬的貴族學校。
“當然了,而且還住了好幾年呢。”
姜濤臉上的笑容很是坦然,自己那段窮困潦倒的時光,也不是什么難以啟齒的事情。
“你能走到今天,挺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