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啦滋啦滋啦——
早上6點半,田小妹一邊在廚房里翻炒著一份土豆絲。
心里也一直在琢磨兒子前兩天提到的,正在和朋友合伙開店的事。
開一家飯店,是她和丈夫姜聞暢想了幾十年,但一直沒能如愿的事情。
兩人剛結婚那會兒,就想著開一家夫妻店。
但那會兒姜濤的爺爺奶奶也沒什么積蓄,幫不上什么忙。
兩口子也不愿到處求人借錢,于是便出門去打工賺錢。
剛攢到開店的錢,田小妹懷上了老大姜河,開飯店的計劃只能擱淺。
兩人就想著等老大兩三歲上了幼兒園的時候再開店。
結果又懷了老二,然后是老三……
終于等到老三姜冰也上了幼兒園的時候,姜濤的爺爺奶奶又先后患病離世。
姜聞是家里的獨子,沒有兄弟姐妹幫襯。
給父母看病和辦喪事兒,不僅花掉了家里全部的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債。
等兩口子把家里的外債還完的時候,家里的老房子也因為年久失修,到處漏風,快成危房了。
于是,又推掉了老房子,開始蓋新房。
結果就是又欠了一屁股債。
等蓋房的債務還完,姜河,姜濤,姜冰三兄妹也陸陸續續開始上初中,高中,到了花錢最利害的年齡段。
兩口子一邊還債,一邊供三個孩子上學。
明明每年都是從年頭忙到年尾,忙得要死。
但就是賺不到什么錢,一到過年的時候姜聞兩口子連給三個孩子買新服都發愁。
別人家過年殺頭豬,姜聞兩口子最多也就買個二三十斤肉。
買鞭炮也是摳摳搜搜,只買一點點。
好不容易供三個孩子上完學,又給老大姜河蓋房,給他娶媳婦兒。
老大結完婚,老二結婚。
姜聞和田小妹兩口子婚后忙忙碌碌四十多年。
一直在賺錢,欠債,還錢,賺錢,欠債,還錢這樣的循環當中度過。
活了大半輩子,從來就沒富裕過,手里的存款從沒超過10萬的時候。
兩口子心心念念一直想開一家飯店的夢想,也一次又一次的破滅。
在養家糊口和夢想面前,不得不為幾兩碎銀而低頭。
打工至少是穩賺不賠,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錢。
最大的風險就是老板卷款跑路。
姜聞兩口子求穩,即便是一天少掙幾十,也一直都只跟認識的老板干。
倒也不用擔心老板跑路。
開飯店,不僅要付出房租成本,設備成本,材料成本。
能不能做起來,也都是未知數。
每年都有那么多新飯店開張,也有那么多的老飯店關門。
誰能說自己一定就是生意興隆的那家?
而不是因為生意蕭條而不得不關門的那家?
姜聞和田小妹兩口子大半輩子都在貧窮中度過,大半輩子如履薄冰。
可以說沒有絲毫的抵抗風險的能力。
所以,一直以來開飯店的夢想,兩人也只能閑聊的時候暢享一下。
從未去落實,也沒有機會去落實。
兩口子這庸庸碌碌的一輩子,也是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真實寫照。
打工是普通人一輩子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