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約莫二十多分鐘,繞過幾處殿宇,一座古樸肅穆的寺院出現在眼前。
紅墻灰瓦,匾額上書寫著“十方普覺寺”,但人們更習慣稱它為“臥佛寺”。
買了門票,踏入寺門,一股混合著香火、古木和淡淡禪意的氣息撲面而來。
院子里的古樹參天,枝干虬龍,見證著歲月的滄桑。
今天是個工作日,寺內的游客不算太多。
三三兩兩的人群,大多神色安靜,話也自覺壓低聲音,生怕打破了這份佛門凈地的寧靜。
姜濤見時間尚早,便也不急著去大殿,而是在寺內緩步游覽起來。
他先是在天王殿前看了看那威嚴的四大天王塑像。
然后穿過庭院,欣賞著兩側鐘鼓樓的建筑之美。
空氣中飄蕩著若有若無的誦經聲。
更有不少虔誠的香客,在香爐前手持線香,閉目默禱,神情專注而莊嚴。
這種氛圍,確實能讓人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心生敬畏。
他信步來到臥佛殿前。
殿前有一棵巨大的婆羅樹,據頗有來歷。
他在樹下稍作停留,感受著那份蔭涼與古老。
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
下午一點五十分左右,姜濤不再四處閑逛。
他徑直走向那座最重要的、供奉著巨大臥佛的殿堂——三世佛殿。
殿內光線略暗,更顯幽深。
一進門,一尊長達五米多的銅鑄釋迦牟尼佛涅槃像便映入眼簾。
佛像側身躺臥,右手支頤,面容安詳慈悲,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悲歡離合。
巨大的佛像帶來強烈的視覺和心靈沖擊,讓進入殿內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放輕了呼吸。
殿內已有一些游客在安靜地參觀、瞻仰。
蒲團上,也零星跪著幾位正在虔誠叩拜的信眾。
姜濤的目光如同最精準的雷達,迅速而隱蔽地掃過整個大殿。
最后,定格在位于佛像右側前方的一個蒲團上。
那里,跪著一位女士。
她穿著質地精良的素色旗袍,外搭一件薄薄的羊絨開衫,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挽成一個優雅的發髻。
雖然只能看到側臉和背影,但那股子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沉靜、高貴與典雅的氣質,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出眾。
她的年齡看上去大約在五十歲上下,眉眼間能看出年輕時的風華。
此刻,她正雙手合十,閉著眼睛,嘴唇微動,似乎在極其虔誠地向佛祖訴著什么心愿。
她的眉宇間隱約籠罩著一絲難以化開的愁緒。
“是她了。”
姜濤已經從情報中獲取到了曲筠竹的影像資料。
這會兒看到她本人,瞬間便對上號了。
姜濤沒有靠近曲筠竹,也沒有做出任何引人注目的舉動。
他就像一個最普通的游客,選了一個不遠不近、既能清晰觀察到曲筠竹,又不易被對方察覺的位置。
他假裝欣賞著殿內的畫或楹聯,實則全身的感官都已悄然提升。
他就如同潛伏的獵豹,靜靜等待著那個關鍵時刻的到來。
他再次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藥瓶,冰冷的觸感讓他心神安定。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殿內檀香裊裊,誦經聲低沉而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