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某處,中情局巴黎站的一間安全屋內,這里擺滿了電腦屏幕,以及坐滿了相關人員。
站長昆西·澤維爾正看著眼前的數據板。
屏幕上顯示著從不同渠道匯總而來的碎片化信息。
戴高樂機場衛生間四名阿爾巴尼亞人的尸檢報告。
羅歇街117號b棟樓內十五具尸體的現場勘察初步結論。
以及幾張模糊但能顯示埃里克車輛進出該區域的交通監控時間戳。
比爾動用他個人的人情網絡和高層關系來解決官方麻煩,但現場的痕跡,卻無法完全掩蓋。
昆西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微微瞇起雙眼。
他認識比爾很多年了,知道這位老同事的為人和性格,也知道他這次如此大動干戈是為了他那被綁架的女兒。
他理解并尊重這份私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默許了比爾調用非官方資源去擦屁股。
但是,作為巴黎站的負責人,他也有自己的職責。
如此高烈度、高效率的武力事件發生在他的管轄范圍內,他不可能視而不見。
尤其是,這個人還是一個身份成謎、與他的老同事比爾關系匪淺的局外人。
“分析結果怎么樣?”他頭也不回地問身后的技術分析員。
“令人震驚,長官。”分析員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他調出幾個迭加的數據窗口。
“根據彈道模擬、現場血跡噴濺形態和敵方中彈倒下的位置、角度重建,可以確定,行動者是獨自一人全部解決了戰斗。”
他著,放大了羅歇街建筑內部的3d結構圖,一條代表行動路徑的光標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移動。
“看這里,他在0.5秒內解決了外面兩個暗哨,兩次精準的頭部射擊。
隨后,他并沒有選擇更為穩妥的潛入方式,而是直接從正門強行突破.”
圖像上,代表埃里克的光標以一種近乎魯莽卻又無比高效的直線路徑移動,沿途代表敵人的紅點迅速熄滅。
“更驚人的是他的射擊精度和速射速度,在高速移動和近距離遭遇戰中,他的命中率評估在99%以上,且全是致命部位。
這種在極端壓力和環境干擾下保持的穩定性和精準度,我們數據庫里最頂尖的特種部隊成員,在模擬測試中也很難達到這種水平。”
分析員切換到另一個界面,上面是復雜的射擊散布圖。
昆西沉默地看著,數據板上的光映在他深邃的眼中。
他不是沒見過高手,但這種數據,實屬罕見。
“挖一下他的背景,梅琳達。”昆西平靜道。
“我要知道他的全部信息,從他出生證明上的第一個字母開始。”
另一個人戴著細框眼鏡的女人在鍵盤上飛舞著,幾分鐘后,新的信息流在她面前的屏幕上展開。
“埃里克·史蒂文斯,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公開記錄和常規數據庫顯示,身份非常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