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說得對!如果它能聞到放射性物質衰變時,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億萬分之一的改變……那……那它能不能聞到‘時間’留下的痕跡?!”
“時間?”周教授愣了一下,“老王,你這話說的也太玄乎了。”
“不玄乎!”王館長擺了擺手,神情變得無比嚴肅和焦急,“你們是不知道,我們省博物館最近碰上大麻煩了!”
“前段時間,我們通過海外渠道,搶救性地回購了一批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和陶器,據說是一個大墓里出來的。”
“但是東西一到手,我們組織了全國最頂尖的幾位鑒定專家,用上了所有能用的科技手段,結果……誰也拿不準這批東西的真假!”
祁高偉也來了興趣:“哦?連你們都拿不準?現在的造假技術這么高了?”
“何止是高!”王館長一臉的苦澀,解釋道,“這批贗品,如果它們是贗品的話,那造假的人絕對是個跨學科的頂級天才!”
“首先,材質不對勁!”
“我們用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發現那些青銅器的合金配比,和我們數據庫里所有已知的戰國青銅器都完全吻合,一絲不差!那些陶器,我們做了熱釋光測年,顯示的年代也都在兩千年左右!”
李研究員插話道:“熱釋光測年可以作假,用x射線提前對陶器進行輻照,就能偽造出虛假的年代信息。”
“我們當然也想到了!”
王館長嘆了口氣,“可問題是,造假者用的是‘老土’!是真正從戰國時期的地層里挖出來的土!”
“他用這些老土重新燒制陶器,再進行輻照做舊!這樣一來,熱釋光測出來的,就是那批土本身的年代,根本無法判斷器物成型的年代!這手法,簡直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至于那些青銅器,更絕!我們懷疑,造假者是弄到了一批同時期但價值不高的殘破青銅器,將它們熔化后,重新鑄造成了這些高價值的禮器!”
“這樣一來,無論是碳十四測年,還是鉛同位素比值測定,測出來的結果都是‘真’的!因為材料本身就是真的!”
聽完王館長的解釋,在場幾人都沉默了。
這確實是個死局。
當造假者利用“真材實料”和“高科技手段”來偽造歷史時,傳統的鑒定方法就幾乎完全失效了。
“所以……”
王館長看著祁高偉,眼中帶著一絲近乎是“病急亂投醫”的渴望:
“老祁,你說……‘不拆’它連核輻射的痕跡都能聞出來,那它……能不能聞出這些東西上,那兩千多年時光沉淀下來的,獨一無二的‘包漿’味?”
“或者說,是那種新出土的器物上,才有的那種混雜著墓穴、土壤和金屬銹蝕的‘生坑’氣味?”
“這……這個……”
祁高偉被問得一愣。
這跨界也跨得太離譜了吧?
讓一只功勛警犬,去鑒定國寶文物?這說出去誰信啊!狗又不懂什么是戰國,什么是青銅器,它能聞出個啥來?
周教授和李研究員也覺得這想法有點太異想天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