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喬三朵就屬于后者。
酒過三巡后,喬二爹開口道:“大嫂,大江年紀不小了,他們兄妹的三年孝期已過,是不是考慮給大江物色個對象了?”
黃紅梅道:“這事我已經跟他說了,原本打算今年就給他物色對象的,不過老二要搞這蛋雞養殖,把我給老大準備的彩禮錢都掏空了,老大想要娶媳婦,就只能等蛋雞養殖賺到錢再說了。”
喬二爹聞言皺了皺眉,問道:“二河,你是怎么想的?你哥今年已經24了,年齡本身就已經偏大,村里跟他同齡的都早就結婚了,現在不趕緊物色對象的話,再拖個一兩年,就更加不好找了。”
喬二河笑道:“二爹,這事我仔細想過了,如果我們家不養雞,而是拿這錢給大哥娶媳婦,以我們家現在的條件,不僅大哥娶不到好的媳婦,我們家也不知道還要窮多少年才有機會翻身。
而拿這筆錢養雞就不一樣了,現在農歷才剛剛進入八月,我明天就把那1000只蛋雛雞弄回來,養上三兩個月這些蛋雞就開始下蛋了,到時這些雞蛋賣了錢,年底就可以給大哥物色對象了。
要是經濟效益好的話,那大哥想娶什么樣的媳婦娶不到啊,這可比直接拿這點錢娶媳婦強多了。”
喬大江接話道:“二爹,我覺得老二說得對。”
喬二爹點頭道:“既然你們兄弟都考慮清楚了,那我就不多說什么了。”
喬三爹鼓勵道:“二河,好好干,要是年底真賺到錢了,那三爹我也去弄個千兒八百的蛋雛雞回來養。”
喬二河笑道:“那三爹你可以提前做準備了,我們家養的這1000只蛋雞,是肯定能大賺一筆的。”
喬三媽道:“這1000只蛋雛雞,每天需要不少的飼料喂養,這些你們兄妹打算怎么解決?”
正吃得滿嘴流油的喬四海抬起頭道:“三媽,這個二哥早有準備,他上午讓我去萬家灣、王家臺、梨樹臺、傅家臺這幾個生產隊打聽苞谷的價格,打算從這些生產隊購買一些苞谷回來喂養這些蛋雛雞。”
喬三媽點頭道:“行,你們有準備就好,這雞的食物有很多,像小石頭、麥麩、菜葉、苞谷、蟲子、蚯蚓、草籽、青草之類的它都吃,你們兄妹平時閑著沒事,就去給它們多弄一些食物回來,這樣可以節省不少飼養成本。”
喬二媽笑道:“大江,二河,你們三媽可是飼養小能手,之前咱們生產隊的雞鴨養殖都是由你們三媽負責,在飼養方面有什么不懂的你們兄妹要多問問你們三媽。”
喬大江連連點頭道:“三媽,那以后我們有什么不懂的,就去問你。”
喬三媽笑道:“這當然沒問題。”
接下來,大家邊吃邊聊,聊得最多的自然是改革開放,雖然現在才剛剛進入八十年代,但國家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好處。
這一頓飯,一直吃到天色暗下來才結束。
而桌上的飯菜,不說一掃而空,也吃了個七七八八。
沒辦法,這個年代的人,或許是肚子里長期缺少油水,也或許是長期勞動的原因,總之飯量還真不是后世的人能比的,一人干個三五碗飯,就跟玩似的。
十幾個人都這么能吃,把這一大桌飯菜吃個七七八八,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