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剛剛放亮,生物鐘非常準的喬二河便睜開了眼睛。
起來洗漱完畢,喬二河便看到三妹也起床了,他提醒道:“三朵,今天你不用煮早餐,我等會去公社給你們買回來。”
喬三朵疑惑道:“二哥,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喬二河道:“不是什么日子,就是嘴饞了,想吃鍋盔,順便給你們也帶一份。”
喬三朵聞言驚喜不已的說道:“二哥,你是說真的嗎?你要去公社給我們買鍋盔?”
喬二河笑道:“當然是真的,我這就去二爹家借單車,你在家等吃就行了。”
喬三朵忙不迭的點頭道:“好的,二哥。”
喬二河來到二爹家的時候,二媽也已經起來了,他便打招呼道:“早啊,二媽。”
喬二媽問道:“二河,你這么早過來,有什么事嗎?”
喬二河笑道:“沒什么事,就是嘴饞了想吃鍋盔,來借單車去公社買。”
喬二媽恍然道:“我還當是什么事呢,單車在屋里,你自己去推出來吧!”
喬二河應了一聲,就進去把單車推了出來,然后說道:“二媽,你也別煮早餐了,我順便給你們也帶幾份鍋盔回來。”
喬二媽笑著推辭道:“不用了,你嘴饞自己買來吃就行了。”
喬二河道:“二媽你就別推辭了,反正我也要給大哥他們帶,就順便給你們帶幾份。”
喬二媽道:“那好吧,你等著,我給你拿錢。”
喬二河擺手道:“不用了,這玩意又不值什么錢,我走了。”
說完,喬二河不等二媽多說,便用力一蹬,騎著單車離開了二爹家,朝公社趕去。
在前往公社的路上,喬二河心想著等有錢了,必須第一時間買輛單車,要不然出門太不方便了,雖然二爹家的單車他也能隨便借來用,但終歸不如自己家有單車。
不到十分鐘,喬二河就來到了公社,直奔大街的一家賣鍋盔的流動小攤。
鍋盔,這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特色小吃,在陜西、甘肅、四川、寧夏、青海、xj、湖北等地可謂是家喻戶曉,這種舌尖上的美食,也是民間最接地氣的美食之一。
而不同地方的鍋盔,不管是制作方法還是味道,都截然不同。
比如說陜西的鍋盔是以外脆內韌、麥香濃郁而著稱。
乾州鍋盔是陜西鍋盔的代表,直徑約一尺,厚達二寸,用麥面文火慢烙而成,具有“干、酥、白、香”的特點,常作為“羊肉泡饃”的原料,或夾入辣子、臘汁肉食用,體現了關中人的飲食性格。
(乾州鍋盔)
甘肅鍋盔以“酥香”著稱。
西和鍋盔便是甘肅鍋盔的代表,直徑尺許、厚達10厘米,用三層吊爐慢烤,火候全憑老師傅的經驗把控。出爐時表皮金黃如琥珀,內里柔韌似海綿,麥香混著花椒、茴香的辛香,越嚼越上頭。
(西和鍋盔)
這西和鍋盔在冬季的時候能保存半月不變質,夏季三兩天也不餿,被譽為“黃土高原的酥香盾牌”。
四川鍋盔以“椒麻口味”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