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城,日上半晌。
陽光灑在城內的街道上,卻驅散不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霾。
城內的居民紛紛打開窗戶,或是悄悄推開一條門縫,探出頭來,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外面的情況。
昨夜的動靜,只要不是聾子,都聽得一清二楚,喊殺聲、馬蹄聲、兵器碰撞聲,還有那震天的戰鼓聲,無不預示著這座城池已經易主。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這種時候躲在家里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畢竟,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未知的危險,誰也不知道攻進城的是什么樣的軍隊,他們會如何對待城中的百姓。
當然,如果有能耐的,或許可以選擇從另一邊的城門逃出城去,但普通人顯然沒有這種本事。
他們既沒有足夠的錢財打點關系,也沒有足夠的武力保護自己,貿然出城,只會成為亂世中的犧牲品。
有人或許會問:“待在家里不怕人家屠城嗎?”
可問題是,如果真的遇到屠城,跑也跑不出去。
自古以來,攻下城池后的處理方式無非三種:第1種,燒殺搶掠。
這種情況下,軍隊進城后通常會搶奪財物、糧食,甚至殺人泄憤。
雖然殘酷,但并非所有人都會死,有一部分人或許能僥幸活下來。
第2種,攻城掠地。
這種情況下,軍隊的目的是占領城池并長期統治。
為了穩定民心,他們往往會采取懷柔政策,甚至保護百姓。因此,百姓的存活概率較大。
第3種,屠城泄憤。
這是最壞的結果。軍隊攻下城池后,為了震懾敵人、鼓舞士氣,往往會進行大規模的屠殺,甚至將敵人的尸體堆成“京觀”(即將尸體堆砌成金字塔狀,以示威懾)。
這種情況多見于異族之間的戰爭,或是極端仇恨的情況下。
綜上所述,逃跑被抓到一定會死,而留下來卻有三分之二的概率能活下來。
況且,普通百姓既沒有資產,也沒有背景,根本跑不了路。
留下來,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就在城內百姓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時候,忽然,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從街道盡頭傳來。
眾人紛紛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探出頭去,只見一名身穿粗布白衣的青年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緩緩從街道中央走過。
清俊的少年有一股淡淡的書香氣質,仿佛像是一個讀書人。
他面容清秀,眼神堅定,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仿佛昨夜的戰火與他無關。
青年騎在馬上,意氣風發地高聲喊道:“諸位父老鄉親,不必害怕!我們是正義之師,為的是解放天鵝城,還百姓一個自由太平的世界!
從今日起,天鵝城將不再是權貴的樂園,而是屬于每一個勤勞善良的百姓的家園!我們的隊伍是為了天下萬民,是為了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回蕩在空曠的街道上,仿佛一縷陽光穿透了陰霾,照進了每一個百姓的心中。
為了天下萬民?
為了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如果是為了天下萬民,那么我們是不是在其中呢?
如果是為了人人平等的新世界,那么是不是代表我們也活在其中呢?
人們面面相覷,眼中既有疑惑,也有期待。
他們的疑惑很多,因為那位少年帶來的消息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與理解。
他們從未更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有人為他們而戰。
簡直是聞所未聞,自古以來行軍打仗無非不就是為了那幾樣錢、權、地。
可忽然間有人告訴他們,他們打仗是為了天下的人民,這對于百姓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世界觀都要塌掉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