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跳轉,顯示“一個月后”的字樣。
此時的城池已經煥然一新:
街道兩側,商販的攤位整齊排列,新鮮的果蔬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踮起腳尖,將銅錢遞給賣糖人的老翁,銀鈴般的笑聲在空氣中回蕩。
學堂的窗欞間,稚嫩的讀書聲此起彼伏。
教書先生手持戒尺,卻不見往日的嚴厲,眼中滿是欣慰。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幾個衣衫襤褸的孩童,他們曾經是街頭的乞兒,如今卻挺直腰板,手指著竹簡上的文字大聲跟讀。
田間地頭,幾個赤膊的漢子正在歇息。他們古銅色的皮膚上掛著汗珠,卻不見往日的疲憊。
有人掏出干糧分享,說笑聲驚起了田埂上的麻雀。
遠處,幾個婦人挎著竹籃走來,籃子里是新蒸的雜糧饃饃。
最令人震撼的是,每個人的眼神都變了,不再是麻木與畏懼,而是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這種變化如此明顯,以至于連街邊曬太陽的老狗都顯得精神了許多。
最令人震撼的是,無論是商人、學子還是農夫,每個人的腰桿都挺得筆直,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這與之前畫面中那些佝僂著身子、眼神麻木的百姓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樣的畫面給世人帶來了極大的反差,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短短一個月就可以有的變化。
這座城市到底發生了什么?
眾人心里的疑惑很濃,天幕也適時給出了答案。
畫面開始跳轉,路小野進城之后來到了一處小院,推門走入見到了熟悉的人。
門內的人沒有什么特別,只是穿著普通粗布麻衣的小販。
路小野作為同行軍的將領,再見到來人之后,恭敬的拱了拱手。
“師兄好久不見,上次一別兩月有余,多謝你的情報,我們奇襲之時,才會有如此少的傷亡。”
門內的人見到來人是路小野,趕忙扶起他的手。
“師弟,你我之間不必如此拘謹,先進來,慢慢聊。”
畫面再次跳轉,只知道兩人在屋內進行了一陣詳談,隨后屋內那人成為了這座城市的臨時城主。
在他的帶領下,城內那些欺壓百姓的鄉紳、地主老爺,通通被拖到大庭廣眾之下斬首,隨后宣布新的政策。
一條條有利于百姓的政策頒布,老百姓也開始觀察這支軍隊。
他們逐漸意識到這支軍隊好像和以往的有所不同。
他們居然會幫助百姓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還有就是他們吃飯給錢。
“老板結賬。”
“唉喲,軍爺!使不得,使不得,我不能收!”
“唉,老鄉,你不收怎么行,我們軍隊是有鐵一樣的紀律,吃老百姓的東西,怎么可能不給錢呢?”
軍隊里面有一些年輕的小娃娃,他們面容看起來可能只有15~17多歲,他們會熱情地幫助老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囡囡啊,怎么這么小就出來打水了?”
“我,我媽媽生病了。”
“那你爸爸呢?”
“我爸爸被地主老爺打死了。”
年輕的小戰士沉默了,他伸過手拿起小女孩的桶幫他去打水。
這樣細微的畫面在屏幕中不斷閃過。
還有那些看著上年紀的,像是30~40多歲的“老兵”,看起來兇惡,實際上和大部分百姓一樣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在面對平民百姓的時候是那樣的淳樸與真誠。
“老鄉,你這鋤頭都壞了,怎么不修一修?”
“額,軍爺,小民沒錢修啊。”
“那我幫你吧,之前我也做過一段時間農民,后面花了些積蓄,拜了個木匠為師,這點東西我還是會修的。”
“這怎么可以呢,您是軍老爺,怎么能做這種事…。”
……
這樣的畫面不斷上演。
就這樣,這支特殊的軍隊,漸漸得到城內的眾人認可。
他們也逐漸在日復一日的宣揚當中明白了這支軍隊建立的意義。
同行軍與人民同行,是人民的子弟兵,這支軍隊成立的目的從一開始就很簡單建造一個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