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薛慶海和薛平父子二人,帶著幾名身穿粗布衣衫的百姓,從人群中緩緩走出。
這些百姓雖然衣著樸素,但個個神情堅毅,目光炯炯有神。
他們手中高舉著一面面錦旗,上面寫著“陳少卿大功于國,造福百姓”等字樣。
看到那面巨大的錦旗,陳昭嘴角一抽,都有些尷尬。
薛平這小子搞什么名堂?
薛慶海走在最前面,高聲說道:
“陳少卿,大功于國,何來謀反之說?這些百姓,都是北庭都護府的鄉親,今日特來感謝陳少卿!”
幾名百姓紛紛跪倒在地,高聲喊道:
“陳少卿是好人啊!
他發明的坎兒井,解決了我們北庭都護府的干旱問題,讓我們有了水喝,有了田種!
他是我們的大恩人,怎么可能是謀反之人?”
一位頭發花白、一臉溝壑的老人走上前,抓住陳昭的手,道:
“陳少卿,困擾我們北庭的水源問題總算是解決了。
我們的子孫后代再也不會因為缺水而犯愁了。
所以,鄉親們決定讓我等帶點家鄉的土特產來感謝你。
這是我們那邊的葡萄美酒和石榴,是帶給大人的。”
他身邊的一位百姓將東西遞給了陳昭。
雖然天氣寒冷,可是看到這些淳樸的百姓,陳昭心里一暖。
他知道這些百姓不遠萬里來此,應該多半是薛慶海所為。
可能是之前自己被關在天牢內,他想幫助自己,于是去了北庭那邊,將這些百姓帶回來了。
陳昭感激地看向了薛慶海和薛平。
圍觀的百姓聞言,紛紛議論起來:
“原來陳少卿還做過這樣的大好事!”
“這些人居然是從北庭那邊過來的!聽說他們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水!”
“他們可是守護我們大周邊疆的百姓!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大周的安全!”
“是啊,陳少卿不僅斷案如神,還心系百姓,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是謀反之人?”
“太皇太后這是要冤枉好人啊!”
……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跟著落淚。
畢竟,北庭的條件很艱苦,很惡劣。
這些生活在京城之中的百姓生活相較他們算是比較富足了。
哪里能夠想到北庭那邊的事情。
可是這些來自北庭的百姓,一身粗布衣服,肌膚粗糙,臉上像是刀削斧刻一般,顯然是那糟糕而又艱苦的生活所留下的痕跡。
平時,京城的這些百姓哪里會記得什么北庭,只是說說書人說起一些邊關的往事,才有所提及。
可是,當這些活生生地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時,不禁讓他們落淚,其中一些婦人更是心軟,哭得稀里嘩啦。
“都是好漢子啊,不遠萬里前來感謝陳少卿。”
“是啊!這些百姓真是有情有義。”
“沒想到陳少卿除了斷案之外,還暗中做了這種好事。”
“這才是我們大周的氣象!知恩圖報!”
眾人的議論聲越來越高。
白公公見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這些該死的刁民想干什么?
都是薛慶海搞出來的事情!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花錢雇來的?
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
“薛慶海,薛平!你們這是要造反嗎?竟敢帶這些刁民來擾亂刑場!”
薛慶海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