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有模型計算,它的軌道應該在三十六小時與地球相撞,但計算機給出的結果完全不符合觀測數據。”
“我們反向推導了上百次,結果確實不對勁,這個數據沒辦法提交給航天所。”
“事關小行星的軌跡,不能出任何偏差……”
四個人焦頭爛額。
林讓開口:“簡而言之,一個小行星將撞擊地球,必須精準算出它的運行軌跡,用航天器高速撞擊小行星,改變其軌道,才能避免事故發生。”
一個年輕研究員瘋狂敲擊鍵盤:“計算機模擬顯示三十六小時撞擊率是90%,但觀測數據卻顯示軌道有微小偏差,這完全說不通……”
容遇看了眼電腦,拿起一張紙,飛快寫下幾組基礎數據,然后記錄下計算機的演算結果。
她一言不發,坐在桌子邊上,筆尖在紙上唰唰唰寫出一大串方程公式,她寫得很快,幾乎不需要任何思考……
離她最近的研究員看了一眼紙上的公式,愣住了。
她寫的不就是計算機上的演算過程么,照著抄?
可她頭都沒抬,不太像是在抄。
那么,就是背下來了?
竟然過目不忘?
很快,他更驚訝了。
當容遇寫到第三張草稿紙時,內容和計算機的推演過程不一樣了,她寫的速度也慢下來了,時不時擰眉思考,甚至咬自己的指甲,非常專注,好像周邊的一切都不存在。
林讓做了個禁音的手勢,讓大家繼續忙。
容遇獨自算了一個多小時,這才抬頭喝了口水,問道:“師兄,我能借電腦查點資料嗎?”
旁邊的研究員猛地抬頭。
師兄?
容遇是林教授的師妹?
云筱元教授的學生?
云教授不是輕易不收學生么,破例了?
不過,一個學校的學生,一般也會稱呼師兄妹,或許,容遇和林教授是同一個母校吧。
林讓將位置讓出來。
她點開資料庫,再度沉進去。
中午用餐的時候,林讓叫了她好幾聲,她都沒聽見。
林讓扶額。
難怪老師會選中容遇,因為老師也是這樣,只要忙起來,不用吃飯不用喝水,甚至都可以不上廁所,簡直逆天。
晚餐時間,林讓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強行把容遇手里的筆桿子拿走了:“吃了飯再繼續,不然我送你走。”
容遇妥協了,拿起飯盒,大口大口吞咽,不到五分鐘解決。
然后繼續趴在桌子上演算。
屋里的四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莫名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兒太懶了。
直到晚上近十點鐘,容遇終于呼出一口氣。
她對這幾十年來的航空理論實踐發展不太了解,花在這上面的時間太多太多了,不然可以更快。
“計算機的演算,是從這里開始出現偏差……”她在紙上公式上畫了個圈,“你們忽略了太陽風對小行星表面物質的剝離效應,雖然這個效應很微小,但在長期演化中會顯著改變小行星的質量分布……因為這是新發現的小行星,計算機沒辦法精確這個剝離效應是什么數值,所以算不出……”
她用的是假設法。
一個數值,再一個數值,假設,論證,反向推導。
“正確的軌道應該是這樣,在近日點會有輕微偏轉……”
年輕的研究員顫抖著手,將容遇的計算結果輸入計算機。
屏幕上,出現一條完美的橢圓軌道,與觀測數據完全吻合……
四個人瞳仁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