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皎皎在實驗室待了半天。
關于新物質合成材料在航天所的風險對照組實驗,全部失敗。
她直接申請開圈內新聞發布會。
她十分煩躁的取下眼鏡,捏了下眉心。
在科研這個行業,論文出現差錯,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畢竟人非圣賢,偶有錯誤很正常,撤回重新論證就行了。
可偏偏,這件事鬧太大了,必須得公開給個解釋。
說來說去,就是怪容遇。
如果不是容遇這個公眾人物插一腳,這件事何至于鬧到人盡皆知。
“路姐,記者都就位了,可以出去了。”
她的助理敲了敲門,提醒了一聲。
路皎皎戴好眼鏡,整理好身上的白大褂,將高級研究員的工牌戴在胸口,拿上一疊報告,這才邁步走了出去。
外面大廳并不大,也就容納大概百人左右,一大半是業內人員,一小半是媒體人。
她一出去,就有鎂光燈亮起。
一個記者率先發問:“這篇論文共有三名作者,請問為什么只有路研究員一個人參與新聞發布會?”
路皎皎走上臺,先給眾人鞠躬,這才拿起話筒。
她緩聲開口:“我是炻元素發現人,亦是這個項目第一負責人,出現問題,自然是由我來承擔,我希望大家不要波及我團隊的其他成員。”
李教授目光贊賞的看著她。
在事發后,勇于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推給容遇這個明星,這,確實是一個高級研究員該有的態度。
路皎皎一副知錯就改的學者形象,讓人對她生不出苛責。
她繼續開口,“關于炻晶體在極端環境下的不穩定性,確實是我們團隊考慮不周,科學探索本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我們虛心接受批評,并將繼續深入研究,確保炻元素在各個行業應用的安全可靠。”
底下坐著的教授們,紛紛點頭。
“炻這個物質才發現一個多月,本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研究清楚,著實是有點為難。”
“這篇研究論文的完成度高達98%,對路研究員這么年輕的人來說,真的很厲害了,她完全可以稱得上天賦過人,是天才中的天才。”
“而且,路研究員的坦誠態度值得尊敬,科學進步正需要這種勇于承認局限的勇氣。”
“年輕人犯錯不可怕,關鍵要有路皎皎這種知錯就改的覺悟,這類人才應該重點培養。”
“……”
這些議論聲,傳進了路皎皎的耳朵里。
她低著頭,唇角露出了一抹弧度。
就算沒有紀墨寒幫忙出對照組實驗數據,她也能,從另一個角度,讓自己摘出來。
等風波過去,她自然有辦法將這篇論文數據補足,重新發布。
就在氣氛一片和諧之際——
大廳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一男一女并肩走了進來。
紀墨寒只是個初級研究員,并沒有任何資格在任何場合公開亮相,是以,這里的人,沒有太多人認識他……當然,除了,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