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亞洲的女老師們激動地跺腳,俄國隊員吹起口哨,就連燈塔隊的亞裔隊員都忍不住鼓掌——卻被杰克遜狠狠瞪了一眼,轉身就走。
宋淮瞳仁緊縮。
他早就見過容遇看俄文原版書,知道容遇精通俄文,但萬萬沒想到,她居然還精通櫻花語和法語。
她數理學科出類拔萃,語言類居然也不遑多讓,她真是再一次讓他認識到了什么叫做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蘇榮華撇嘴。
在這種嚴肅的競賽場合秀語言技能,真有點可笑了。
盛辭遠一臉崇拜的問道:“容遇,你什么時候學會了這么多國家的語言?”
容遇道:“自學了幾年。”
她那個年代,國家被櫻花國侵犯,稍微關心點國家大事的人,都會幾句櫻花語。
至于英文,她從小學習,留洋后天天和洋人打交道,更是到了和母語差不多的程度。
那時候蘇聯還在,很多物理學方面的書都是俄文版,她靠自學,一點點的,學會了俄語,看專業書沒什么問題。
而法語……
她咳了咳,其實她并不擅長。
還記得,留洋那幾年,有個法蘭西人追求她,天天在她耳邊嘰里咕嚕說些法語,讓她被動學會了一些日常用語,并不精通。
但拿來糊弄那個燈塔國人杰克遜足夠了。
一行人到了華夏國的實驗場上。
第一天是預賽。
四十六個參賽國家和地區,經過預賽后,只會晉級十二個國家,賽制相當殘酷。
比賽開始的鈴聲響起。
題目已經顯示在大屏幕上:測定納米材料中電子的量子限域效應,并建立其與材料厚度的關系模型。
蘇榮華確實是有能力,看到題目的第一時間,腦中就有了方案,開口道:“直接觀測是最穩妥的,用原子力顯微鏡掃描樣品表面,直接測量電子云分布。”
容遇思索了幾秒鐘:“直接觀測太耗時了,我認為,可以先建立理論模型,用x射線衍射數據反推電子行為,這樣能節省至少四十分鐘。”
她話音一落,蘇榮華臉色就變了。
他參加了無數場競賽,大大小小幾乎一百場,場場都是隊長,向來都是他提出實驗構架,隊員照做就是了。
這還是第一回,有人提出完全不一樣的方案。
他冷聲道:“構建模型也至少需要半個小時,如果構建失敗,我們直接墊底。”
容遇淡淡開口:“不會失敗。”
蘇榮華冷笑。
組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宋淮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他謹慎開口:“隊長副隊長出現分歧,是不是可以投票決定?”
容遇頷首:“那就投票,同意蘇榮華方案的舉右手,同意我方案的舉左手。”
蘇榮華立即舉右手。
而其余人,全部舉起了左手。
他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這不是故意排擠他這個副隊長嗎?
“開始。”容遇進入狀態,迅速分配任務,“盛辭遠負責射線儀校準,宋淮準備樣品,丁哲記錄數據,寫清楚理論支撐。”
她看向蘇榮華,“你來協助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