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頓時有了一種夢回千年的感覺,好像這些陶俑仍然像千年前那般,忠勇地守護著神州大陸的安寧與和平。
看著他們,黎洛仿佛就像在進行一場古與今的對話。
兵馬俑上縷縷發絲清晰可見,兵俑的手指大小和手關節都與常人無異,黎洛看著兵俑手掌中清晰可見的掌紋,依舊感到震撼無比。
“憑什么兵馬俑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
一個清脆而又堅定的聲音從身后響起。
黎洛身旁走過一群活潑的小朋友,帶隊的年輕導游,正在給學生們講解兵馬俑的知識。
“小朋友們,1號坑面積達到了14260米,目前我們清理出來的兵馬俑有2000尊,平均身高1.8米,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天幕畫面中,一排排兵俑整整齊齊排列著,有的是殺伐果斷的老將,有的是舍生忘死的勇士,有的則是面容稚嫩的新兵,在夕陽的映照下,兵馬俑神秘莊重,仿佛在訴說大秦帝國的往日輝煌。
黎洛下意識放輕了腳步,跟在導游身后。
天幕之上再次響起導游的充滿力量感且自豪的聲音:
“今天我們看兵馬俑,本質上要看到什么東西呢?”
“是活人看泥人,泥人看活人嗎?”
小朋友們搖了搖頭,用稚嫩的聲音齊聲回答:“不是。”
“答對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么中華民族在2200年多年的時間中,我們有1800多年都領先于世界。”
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回答道:“不知道。”
黎洛看著小朋友們茫然的眼神,不由得笑了笑,很快耳邊再次響起了年輕導游的聲音。
“小朋友們,你們可以看到兵馬俑眼角的細紋,手掌心的掌紋,兵馬俑腳底板鞋面的紋路,這些反映的不單是兵馬俑的外表。”
“而是那個時代的人,給我們傳遞的一種精神,叫做大國工匠和文化自信。”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為什么我們華夏沒有加上古呢?”
小朋友依舊茫然地看著導游小姐姐。
“因為其他的三大文明已經滅亡了。”
“唯獨我們華夏文明傳承2000多年前的文化沒有斷代。”
“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華夏的34個省市、自治區以及直轄市,仍然延續的是當年秦朝的郡縣制。”
“當年的老祖宗嬴政統一了文字,文字的統一,造就了思想上的統一,使我們有了歸屬感和認同感,我們所有人都認為自己是華夏兒女,我們是一個大一統的整體。”
“你們是華夏兒女嗎?”導游問。
小朋友們這次沒有猶豫,爭先恐后對著導游小姐姐說道:“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我是華夏人。”
導游小姐姐連連點頭,繼續講解道:
“我們歷史上有沒有過分裂?”
一個小朋友用稚嫩的聲音高聲呼道:“有的,我知道,分裂過很多次。”
“對,我們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滅亡之后的五代十國,但是無論怎么分分合合,中華民族依然是一個完整又統一的民族。”
“可是2000多年前,如果始皇帝沒有一統六國,沒有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沒有書同文,車同軌的話。”
“那么今天的華夏,可能就像歐洲一樣,分裂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
“那么有人問,歐洲歷史上有沒有像華夏一樣統一過。”
黎洛不由得被導游小姐姐的講解深深吸引住了。
他知道,歐洲歷史上出現過短暫的統一。果然,下一刻,導游小姐朝黎洛點點頭后繼續講道:
“答案是有的,羅馬帝國統一了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