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趕緊在視頻底下留言:歷史書很小,裝不下他們的偉大,但我們隨手一翻,就是他們的一生。
黎洛的評論,如一記重錘,重重地砸在各個位面的古人的心頭。
無數人捂緊嘴巴,望著天幕,淚流滿面。
李世民步伐踉蹌,他奮力推開了想要攙扶他的內侍,嘴里喃喃重復道:
“歷史書很小,裝不下他們的偉大,但我們隨手一翻,就是他們的一生……”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天幕,仿佛透過天幕,看到了煤礦工人臨死前的絕望掙扎,透過少女的描金,好像看到了犧牲時戰士們稚嫩的臉龐。
李世民閉上眼睛,耳畔仿佛響起戰士們喜悅的聲音:
“這丫頭真懂事。”
“啥時候輪到我呀。”
“別催別催,快了快了。”
“你看老李得瑟的。”
“羨慕他干啥呀?馬上就到俺們了。”
“急啥急,沒看到小姑娘都累得冒汗了。”
“不著急,不著急,小姑娘,我們不著急,嘿嘿。”
李世民緩緩睜開眼睛,朗聲頌道: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余忠。”
這首詩是他東征回師時寫的祭悼詩,不知怎么的,看著天幕上的視頻,李世民有感而發,大聲念了出來。
“以身殉國,死得其所。”
……
天幕畫面還在繼續。
【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天,醫院門口除了鮮花,還有三束帶著新鮮泥土的水稻】
畫面中,幾個赤著腳的農民,每人手里提著剛從稻田里拔的水稻,從視頻中緩慢走過。
他們一手拿著斗笠,一手提著一捆水稻,來到醫院門口,送袁隆平先生最后一程。
三束帶著泥土的水稻,整整齊齊擺放在醫院門口,寄托哀思。
醫院門口人頭攢動,無數人站在醫院門口,不肯離去。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殯儀館前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無數市民自發從白天排到夜晚,又從夜晚排到了白天,冒雨前來送別。
我們永遠記得袁隆平爺爺說的話。
“你們要記得好好吃飯呀。”
……
各個位面的古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但看到天幕上的彈幕全是密密麻麻的“致敬”二字,突然就感受到了什么是十里長街,什么是舉國哀悼。
尤其是醫院門擺放的三捆水稻,讓他們的心都跟著顫抖了起來……
……
大秦位面。
“他是誰?他做了什么貢獻?竟然讓整個華夏因為他的逝世而舉國哀悼。”
嬴政目光掃過天幕,滿屏彈幕仍然是致敬,這個現象足足持續了一盞茶的時間。
李斯也被這種現象震驚了。
他的神色開始變得異常肅穆。
“上一次出現這這種情況,還是諸葛亮去世的時候。”
“但是今日的狀況,比諸葛亮去世那一次,還要令人震撼。”
“袁隆平究竟是誰?”
……
天幕上的彈幕終于開始發生變化。
從統一的“致敬”變成“袁爺爺一路走好!”
又是一輪長時間的刷屏。
……
大漢位面。
劉徹一改慵懶,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這種級別,一定是一個有著極其特殊貢獻的大人物。”
“他是一個造福百姓的人。”
想當初,劉徹被評價為千古一帝,與始皇帝嬴政齊名,天幕盤點他的功績,彈幕也沒有像今天這般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