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為什么明朝后期皇帝無法駕馭文官集團了】
標題一出,朱家父子三人的面色瞬間不好看了。
在朱元璋心里,文官就是那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天下文人,如過江之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不聽話的,殺了便是。
他何曾將文官放在眼里?
即便是武官,還不是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不敢造次。
然而,后世一國之君竟被文官拿捏,真是可悲可嘆。
明末崇禎皇帝自縊于煤山,每每想起這件事,朱元璋又氣又難過。
看到天幕,朱元璋反而越發冷靜下來。
“亂世當用重典,崇禎皇帝還是太仁慈了。”
“讓咱瞧瞧,崇禎一朝的文官到底有多厲害?”
……
【明朝末期,李自成攻入北京】
【朝內國庫空虛,崇禎皇帝想發動文武百官捐款抗賊】
【然而沒有幾個官員響應他的號召】
【崇禎最后一次召集百官上朝,朝中大半官員缺席】
聽到這里,朱家父子三人全都怒火中燒。
朱元璋更是怒不可遏,恨不得將這些尸位素餐的官員全部殺了。
“簡直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憤怒的咆哮,在大殿上回蕩。
朱標面色通紅,同樣氣得不輕,兩條眉毛緊緊地擰在了一起。
以前只覺得崇禎皇帝是個庸才,現在看來完全是個廢柴。
連區區文官都壓制不住,還被這群人玩弄于股掌之間。
帝王心術,制衡之術是怎么學的?
……
天幕還在繼續播放。
【皇帝無法駕馭文官集團,明朝一步一步走向滅亡,原因有三】
【第一:削藩,藩王兵權被奪,天然少了一份對文官集團的制約】
……
大明永樂位面。
朱棣面容緊繃,額頭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他對天幕上的分析,并不完全贊同。
他就是靠靖難之役奪取皇權,若不削藩,難道還要重演靖難之役嗎?
“若不削藩,國家豈能安穩,如何樹立自己的權威?”
“藩王擁有兵權、封地和財富,要建立一個中央集權政治體制,必須削藩。”
“沒了藩王制約文官,不是還有武將嗎?”
“他們是天然敵對的關系,為何不利用武將制約文官?”
……
【第二:皇后和外戚不得干政】
【明朝開國后,朱元璋決定皇后的人選,不在意身份和背景】
【皇后與外戚沒有背景和權利,對文官無法形成制約】
彈幕:
“奪門之變,于謙冤死,誰還敢為朝廷賣命?”
“崇禎真正做到了孤家寡人,皇帝的叔伯、兄弟、國丈、舅子,連奴才都被自己鏟除了。”
“永遠要平衡各方面的實力,不能一家獨大。”
……
短短幾句彈幕,讓明朝崇禎皇帝羞愧得幾乎抬不起頭。
他看著自己雙手,臉色蒼白得嚇人。
“難道朕真的不適合當皇帝?”
“朕從哥哥手里接過大明江山,可是朕從未接受過一天正統的帝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