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是真的……”
《紹宋》的記憶如潮水般襲來,那些意氣風發的畫面,在諸葛亮的腦海中不斷翻涌。
【朕可戰死,國家不可淪喪】
【哪怕趙氏不存,但凡有豪杰能收復而救萬民者,自當去河山自用,為萬民之主】
【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最終,諸葛亮嘆息一聲,引用了后世網友的話。
“《紹宋》之美,可惜終是,趙玖終究沒有穿越成趙構。”
劉禪傻傻一笑。
“相父,還有我,我也沒有穿越成趙構。”
“宋朝依舊是那個宋朝……”
劉禪的一句話,讓諸葛亮突然有了一種撥開云霧見青天的感覺。
“是啊,穿越一事,終究是鏡中花水中月,是亮著相了。”
劉禪聽后連連點頭,臉上依舊帶著憨厚的笑容。
“嘿嘿,假如阿斗穿越成趙構,我希望相父穿越成秦檜。”
“他是宰相,相父也是宰相。”
劉禪:相父,嘻嘻。
諸葛亮:不嘻嘻。
……
天幕再次滑動起來,很快,一尊雕像出現在畫面中。
不知為何,歷朝歷代的古人看到這個雕塑,有一種被震撼到的感覺。
天幕一側一行文字緩緩浮現:崖山之役,大宋最后的氣節。
……
南宋位面。
楊太后嘴里反復默念著崖山,心猛地一沉。
雕像、崖山、少帝、陸秀夫……
她猛然一驚,突然明白了什么。
“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
“朕雖年幼,卻也不愿茍活。”
楊太后茫然四顧,內心越發凄然。
“這是南宋的結局?”
……
大唐位面。
李世民滿頭問號,軟弱了一輩子的大宋,崖山之役,整出氣節來了?
李世民不怎么相信,一群軟骨頭里,還能出一個異類?
他的目光再次看向天幕上的雕像,將軍背著小孩,莫不是亡國之君,以身殉國吧?
“但凡大宋末代帝王以身殉國。”
“朕高低都得高看他兩眼。”
……
【君臣慷慨赴死,大宋悲壯落幕】
畫面一轉,年僅8歲的南宋末帝趙昺面對強大的元軍,絲毫不懼。
“國已至此,大勢已去。”
“陸將軍,朕雖小,卻不愿成為亡國俘虜。”
“朕不投降,絕對不投降。”
【崖山之役最后時刻,南宋忠臣陸秀夫毅然背負幼帝投海殉國】
【許多忠臣追隨其后,跳海明志,集體殉國】
【至此,南宋亡】
【崖山戰后,海面浮尸數10萬余人】
【朕雖小,卻不愿意茍活】
【大宋的脊梁竟在一個8歲的孩子身上】
彈幕:
“大宋皇室一共兩爺們兒,一個趙匡胤,一個趙昺。”
“一個開局,一個結局,趙昺為大宋保留了最后一絲顏面。”
“大宋一朝軟弱了好幾代,末了硬氣了一回。”
“本來看得我熱血沸騰,但仔細一看我的ip[內蒙古]。”
“壞了,元兵竟是我自己ip[內蒙古]。”
“陸秀夫在政治上都排不上名相,但他殉國而亡,歷史名相都得給他一個位置。”
“宋朝宋少帝趙昺和他的忠臣陸秀夫。”
“明朝崇禎皇帝和太監王承恩。”
……
看完天幕介紹,李世民忍不住唏噓。
“十萬軍民同赴死,浮尸遍野,也不愿成為俘虜。”
“沒想到羸弱了幾百年的大宋,在崖山之役中竟然如此悲壯。”
“曹魏曹髦,蜀漢劉諶,宋末趙昺,明末崇禎皇帝,都是末代王朝最后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