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這位西方人,是他們第三次見到了。
那個捐獻二戰相冊的西方人。
埃文凱爾。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對那位名叫埃文凱爾的西方人頗有好感,對這個頂著巨大壓力,捐獻圖冊的青年充滿欣賞。
“朕記得,他來華夏了。”
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李世民威嚴的面容上閃過一絲笑意。
“北京的豆汁兒喝了嗎?”
“杭州的西湖醋魚吃了嗎?”
“大名鼎鼎的活珠子,以及柳州螺螄粉嘗了沒?”
“朕記得,網友還貼心為他準備了山東2米高的大蔥,山河四省的省菜豆撅子……”
李世民想起后世網友的熱情勁兒,忍不住發笑。
長孫皇后眼底的笑意越發明顯了,嗔怪道:
“陛下,咱可不興恩將仇報啊。”
“豆汁和西湖醋魚是什么級別的生化武器,他一個西方人不知道,陛下難道還不清楚嗎?”
李麗質吸了吸瓊鼻,滿臉嬌嗔。
“是啊,父皇,你盡捉弄人家。”
李世民假裝板起臉,嘟囔道:“朕冤枉啊,都是后世網友推薦的。”
“不是有句話說,白人飯,狗都不吃嗎?”
李世民眉頭一跳,神秘兮兮道:
“萬一,他就喜歡豆汁兒呢?”
……
畫面中,一向掛著笑容的埃文凱爾此刻眉頭緊鎖,眼里更是充滿了殺氣。
伴隨著他的轉身,旁白響了起來。
【看到埃文凱爾在731罪證陳列館參觀時眼里出現了殺氣】
【才明白沒有一個人能平靜地從這里走出來】
【可能一開始,他并不知道為什么僅僅捐獻了一個相冊】
【卻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著如此重大的意義】
【但是參觀731罪證陳列館這一刻,我想他明白了】
……
大明位面。
大殿之上,氣氛有些肅穆。
“他竟然去了這里?”
朱元璋握了握拳頭,想起了后世那段慘痛的時光。
“千百年來,倭寇對華夏覬覦之心不死。”
“倭寇一日不除,華夏一日寢食難安。”
……
【在聽講解的過程中,他的眼神有憤怒,有震驚,有痛惜,也有淚光】
【當埃文凱爾得知還有戰犯存活于世時】
【他憤怒地發文表示:不管戰犯年紀多大,都應被繩之以法】
“和平”二字,被他寫得磕磕絆絆,但卻映照了他內心最樸實的想法:要和平,不要戰爭。
畫面一轉,埃文凱爾抵達南京。
踏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那一刻,一股壓抑和沉重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一行,他臉上徹底失去了笑容。
面對鏡頭,他莊嚴肅穆,他說:
“我是在參加一場30萬人的葬禮。”
零下幾度的天氣,衣衫單薄的埃文凱爾在埋葬無數冤魂的地方駐足哀悼。
【歷史為什么不能遺忘】
【因為某神社還供奉著殺害我們同胞的戰犯】
【如果我們都忘記了,誰來告慰那30萬冤魂】
【南京大屠殺幾乎是屠城】
【而幸存者寥寥無幾】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文字無聲,卻震耳欲聾】
【我們怎么能忘,我們也不能忘】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