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顯然不知道復利的厲害。”
“明朝初年,親王、郡王,郡主數量50多個。”
“明朝財力還可以供養這么多宗室。”
黎洛諷刺一笑,緩緩開口道:“明朝中期,藩王宗室的數量噴井式增長。”
“僅河南一省,宗室成員就有1000多人。”
“萬歷年間,明朝宗室成員激增8萬人。”
“朝廷負擔不起宗親的俸祿,又不允許他們自食其力。”
“即使削減藩王俸祿,這筆開支依舊龐大。”
“后面開始拖欠俸祿了。”
黎洛開始用長遠的目光,審視朱允炆的削藩政策。
“看來朱允炆削藩是正確的,只是太心急了。”
……
大明位面。
朱允炆望著天幕哈哈大笑,他一掃之前的郁悶,眼神更是亮得可怕。
“削藩政策是正確的。”
“只是朕的手段太過心急了。”
朱允文握了握拳頭,眼里閃過一絲志在必得。
“這一次,朕會吸取教訓,同樣的錯誤絕不會再犯。”
朱允文的聲音越發淡漠。
“朕是為了大明的未來,想來四叔會理解朕的一片苦心的。”
“配合削藩的,對嗎?”
同位面的明神宗朱翊鈞頭疼得厲害,現在的他更是進退兩難。
朝廷如果足額給宗室發俸祿,朝廷壓根兒負擔不起。
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宗室就會去民間找食,后果更加不堪設想。
煩躁的明神宗雙眼通紅望著天幕,內心極度不平衡。
“帝王一脈,子嗣稀少。”
“宗室倒是人丁興旺。”
“好想把他們拉去……絕育啊。”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聽著黎洛的吐槽,臉色陰晴不定。
他怎么都沒有想到,他辛辛苦苦制定的藩王供養制度,竟從頭到尾被噴了個遍。
他的口碑好像在藩王供養制度面前急劇下滑,原本稱贊他的聲音徹底消失了。
朱元璋呆愣愣地望著天幕,感覺自己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咱也沒有想到子孫會這么多呀?”
此時朱棣也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喃喃自語道:
“難道朱允炆削藩是對的?”
“我錯怪他了?”
太子朱標也成功被帶偏了,他茫然地眨了眨眼睛。
“所以朱允炆立了大功,殺了許多藩王,為大明強行續命100年?”
……
大清位面。
乾隆的尾巴簡直快要翹到天上了,他不斷為自己機智的決策點贊。
“想繼承爵位,上戰場殺敵立功啊。”
“讓藩王去開疆拓土,都死了,不就好辦了?”
……
就在歷朝歷代的古人都在討論大明王朝的藩王供養制度時,天幕畫面再次發生變化。
大明位面的帝王見狀,心頭頓時松了一口氣。
藩王制度可以慢慢修改,但大明的臉面不能再丟了。
天幕一黑,再次出現畫面時,是一群朝氣蓬勃的中學生,他們在漆黑的夜幕下披荊斬棘,一路向前。
天幕一側文字緩緩浮現:
1600余名師生徒步108里祭英烈。
這一傳統已堅持30年。
文字落下的瞬間,歷朝歷代的古人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