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位面。
馮保的笑容僵在臉上。
現在他總算體會到了什么叫做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轉念一想,馮寶釋懷了。
強如汪直同樣被貶南京,劉瑾之流,更是凌遲處死,他被貶南京,也算是一個好的結局。
……
【第五位:魏忠賢】
【自古帝王自稱為萬歲,而魏忠賢卻有九千歲之稱】
……
崇禎位面。
魏忠賢自嘲地笑了笑。
“做大明王朝帝王之刀的太監,有幾個得了善終。”
“魏忠賢權勢遮天又如何?君要臣死,臣依舊不得不死。”
魏忠賢顫顫巍巍站了起來,此刻的他,再也沒有了曾經的意氣風發,整個人滄桑得厲害。
“我本街頭無賴,能走進大明王朝的權力中心,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足矣!”
……
【掌握權力的魏忠賢成為唯一可和東林黨相對抗的勢力】
【他設立工商稅、海稅】
【調整稅收結構,收稅注重對老百姓減稅,對富人征稅,充實邊軍軍餉】
【與東林黨人對富人減稅,對農民征稅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他還打擊偷稅漏稅現象,削減農業稅】
【他為了鞏固權力,打擊貪污腐敗官員,查抄官員家底充盈國庫】
【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明朝的財政危機】
【他在,明軍從未缺過軍餉】
【關內更加沒有農民起義】
【如果沒有魏忠賢,崇禎或許支撐不了17年】
……
崇禎位面。
崇禎皇帝望著天幕,悠悠嘆息一聲,既欣慰,又無奈。
“承恩,下一個盤點應該就是你了。”
王承恩始終侍奉崇禎皇帝左右,聽到崇禎皇帝的話,王承恩的身子彎得更低了。
“奴才不敢。”
“奴才于大明江山毫無建樹。”
“唯有以身殉主、殉國,以報皇上恩情。”
……
【第六位:王承恩】
【縱觀華夏歷史,多有文人殉國,武將死戰,或殉夫的女性】
【但太監死戰,以身殉主、殉國者,唯有王承恩一人】
【闖王攻入北京的時候,文臣武將跪地求降】
【唯有王承恩率領太監拼死抵抗】
【他身為太監,身雖殘而身懷大義】
【大明國破之時,他隨崇禎皇帝一起吊死在煤山上】
【崇禎皇帝朱由檢和王承恩給了大明最后的體面】
天幕畫面一轉,伴隨著戰火的紛飛,太監獨特的嗓音響徹歷朝歷代。
“紫禁城還有5500名太監。”
“老夫可以領他們登城殺敵。”
“他奶奶的,是爺們的,上!”
“殺!”
……
滿屏刀光劍影,成功讓大明的文臣低下了頭。
朱棣諷刺一笑。
“一群太監喊著是爺們兒的給我上。”
“一群真爺們的,卻跪地投降。”
“真的好諷刺啊。”
“就憑這一點,王承恩活該千古留名。”
……
【清朝入主中原后,對王承恩忠心殉國大加褒獎】
【將其事跡寫入明史】
【順治皇帝稱王承恩“貞臣為主,捐軀以從。”】
【康熙帝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彈幕:
“危機時刻才能辯忠奸,王承恩可以算的是名垂千古了。”
“王承恩,唯一一個進皇陵的太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