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的眸子里涌現一抹笑意。
他雖得位不正,但后世對他的評價極高。
大宋羸弱,但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他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況且那些恥辱的事情,是他弟弟一脈后人干的。
而自己這一脈,在王朝覆滅的最后一刻,把氣節拉滿了。
就在這時,一道恢宏的聲音在天幕上響起。
【趙匡胤為什么不殺文人?】
視頻還未開始,彈幕已經開始刷屏了。
“說白了他得位不正,害怕后來者有樣學樣。”
“所以造就了華夏威名古今的慫宋。”
“趙匡胤得國不正,害怕那幫文人的筆桿子,所以才善待文人。”
“趙匡胤是武將,他害怕武將取代自己。”
“所有朝代里最不喜歡的就是宋,它不是慫就是送。”
……
趙匡胤對天幕上的彈幕已經免疫了。
反正那些喪權辱國的事,又不是他做的。
冤有頭,債有主,誰做的不對,誰彌補。
于是,他心安理得看起了視頻。
【趙匡胤最不怕的就是文人】
【他認為,100個貪官頂多貪點錢】
【但武將卻能改朝換代】
……
大明位面。
崇禎皇帝不屑地撇了撇嘴。
“趙匡胤,你看著朕說話。”
“還記得東林黨嗎?文官雖不能造反,但它能讓國家崩壞。”
“武將改朝換代,但文人賣國。”
……
【正因為后周的軍權都抓在趙匡胤手中】
【武將出身的他,輕而易舉實現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縱觀華夏歷史,能夠稱王稱帝的都是帶兵的】
【更何況,趙匡胤是亂世中走出來的梟雄】
【所以他重視文官,抬高文官的地位,削弱武將】
【文官敗國,武將篡位,趙匡胤選擇了前者】
彈幕:
“文官:我造不了反,但我能把其他人都逼反。”
“論逼死人,文官才是第一。”
“趙匡胤不知道,文官也可以亡國。”
……
天幕迅速暗了下去,等再次出現畫面時,一個新的標題出現在天幕上。
【如果你是成濟,怎樣才能活下去?】
視頻還沒開始,彈幕已經刷屏。
“成濟真是中華史上第一蠢豬笨牛。”
“想當街弒君立功的,成濟乃第一人,他死得不冤枉。”
“讓我們恭喜他,以另類方式臭名昭著,并拉著自己三族陪葬。”
“殺帝王,自古有之,但當街誅殺帝王,這事兒上下五千年還是第一遭,成濟這活兒干得太粗糙了。”
……
三國位面。
成濟被罵得抬不起頭,他盯著彈幕神色異常復雜。
他知道歷史的走向,知道自己未來受賈充蠱惑,會當街誅殺皇帝曹髦。
事成之后,非但半點功勞沒有,反而成了群情激憤下的替罪羊。
自己成了刀下亡魂不說,還成功將三族給玩完了。
此刻,不甚聰明的他很想知道,應該怎么破局?
……
就在這時,天幕旁白響了起來。
【成濟與其殺死皇帝,還不如賭一把從龍之功】
【現成的機會就是賈充下令弒君的時候,他上前一刀砍死賈充】
【然后大喊一聲:奉大魏天子詔,誅殺司馬逆賊】
【得司馬昭人頭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
三國位面。
成濟眼睛一亮,瞬間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我若是得了從龍之功,屆時封妻蔭子,高位良田。”
“可若是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