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畫面中,紀曉嵐被和珅的回答震驚得目瞪口呆。
他驚呼出聲:“為什么?”
和珅:“一斤糧食可以換三斤麩糠,等于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活三個人。”
紀曉嵐:“麩糠是給牲口吃的,而不是給人吃的。”
聽到這話,歷朝歷代的古人,尤其是受過饑荒僥幸活下來的人看紀曉嵐的眼神徹底變了。
但凡此人去過災區,救過災,或者餓過肚子,都不會說這樣的話。
易子而食,可不是史書上簡簡單單記載的四個字。
人餓了,樹皮,草根,觀音土,但凡能入口,能填飽肚子的,什么不能吃。
雖不好吃,但是能活命。
能活命,還要什么自行車?
這下他們終于明白,什么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
此刻,他們才認可彈幕上說的:讓紀曉嵐去弄,估計死的人更多。
……
三國位面。
程昱剔了剔牙齒,朝天幕冷冷一哼。
“這個叫紀什么什么嵐的人真是矯情。”
“都快餓死了,還計較什么給牲口吃,給人吃。”
“你到我跟前來,我告訴你什么能吃。”
程昱舔了舔嘴唇,感覺又餓了。
天幕上的紀曉嵐老是老了點兒,但讀書人的肉質,肯定比一般武夫要細嫩。
……
畫面中,和珅耐心向紀曉嵐解釋。
“災民還算是人嗎?”
“行將餓死的人,就不是人了。”
“只要能活著,麩糠、草根、樹皮、泥土,都可以吃。”
“不管朝廷發下多少救災的糧食,永遠都不夠。”
“如果不設法變通一下。”
“那你在災區看到的就不是災民了,而是白骨。”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還救什么民?”
“喂飽了他們,他們才可肯去賣命。”
“古往今來,多少清官多少貪官。”
“清官如鳳毛麟角,貪官如黃河之沙。”
“……”
和珅的話,如一記重錘,敲在了歷朝歷代人的心頭。
連帶帝王都開始審視起和珅說的話。
……
大秦位面。
嬴政雖不贊成,但也不得不承認,和珅說的有一定道理。
“他講的是人性。”
“人都是復雜的。”
“而紀曉嵐只是一介書生,他只會手捧圣賢書,罵罵當朝者。”
“他不了解人性。”
“寡人倒是有點理解和珅了。”
……
【人性的貪婪是沒有限度的】
【只有想辦法讓不需要的人離開】
【才能真正幫助災民】
【乾隆年間爆發饑荒】
【皇上派和珅賑災發糧】
【而和珅卻故意在粥中摻了沙子】
【和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真正饑餓的人會喝光摻了沙子的粥】
【而濫竽充數的人則會離開】
【如此一來,就會有更多的真正的災民被救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