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雖然說著不想吃了,可臉上的表情還是泄露了他心底真實想法】
【這個讓博主花了20年才吃上的東西,其實并不好吃】
【只是年少的期待,給它添上了一層厚厚的濾鏡】
彈幕:
“今年36歲了,還沒有喝過一口高樂高。”
“小時候喜歡的衣服,到40歲才買。”
“走進少年宮,我花了26年。”
“我28了,沒玩過拼圖,沒玩過樂高。”
“我們養的第1個小孩,是自已。”
……
視頻還在繼續。
【小時候的大禮包只在電視上見過】
【少年宮也只是在書里聽過】
【小時候未滿足的東西,只有等自已長大后能掙錢時才能去完成】
【長大以后終于可以宴請年幼的自已】
【但那時心境早已截然不同】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感觸頗深。
“人終將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形容得太好了。”
“咱現在已經是九五至尊。”
“可誰知道,咱年少時的愿望,僅僅是吃一頓飽飯呢。”
“但凡有一口吃的,咱都不至于造反。”
“有些人終極一生,不過是在彌補幼年時候的遺憾罷了。”
……
【小時候缺失的東西,都會在成年以后,變成報復性的補償行為】
【拼命滿足那個曾經匱乏的童年】
【我們都慷慨地宴請了小時候的自已】
【長大后我們養的第一個孩子就是小時候的自已】
……
此時天幕上開始飄起了密密麻麻的彈幕。
“小時候很窮,沒得吃,現在有點錢全都炫嘴里了。”
“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都在努力成為小時候需要的那個大人。”
“難怪我那么想生女兒,原來我是想彌補小時候的自已。”
“所以我瘋狂買衣服,也是為了彌補小時候的自已嗎?”
“可是滿墻的零食,我已經找不到喜歡吃的那個了。”
“小時候沒條件畫畫,長大后報復性畫畫,每天都要畫很多張。”
“79一個的冰淇淋,吃了2個,40歲了,第一次吃。”
……
大清位面。
和珅望著天幕密密麻麻的彈幕,一時失了神。
他第一次知道,小時候缺失的東西,在成年后,會變成報復性的補償行為。
“小時候缺吃的,長大后拼命吃。”
“缺穿的,長大后拼命買。”
“只是因為想要治愈年幼的自已。”
這一刻,和珅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第一次和天幕上素未謀面的后世網友們感同身受。
“原來有這么多人和我一樣。”
“有誰知道我和珅年幼時家貧?”
“我貪財,因為小時候窮怕了。”
……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