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任:貴由。
第四任:蒙哥。
深受蒙古帝國迫害的漢人百姓們眼底閃過一抹猩紅。
不用介紹!!!
都是熟人!!!
【忽必烈同時也是元朝的第一任皇帝】
【他在1279年南下滅宋,統一全國】
【忽必烈在前期相當信任并且重用漢臣】
【當他重用的漢臣王文統參與叛亂之后,忽必烈開始重用蒙古貴族和色目人】
【忽必烈自身上位比較復雜兇險,所以他很早便定下太子真金為下一任儲君】
【并在真金幼年的時候,為其安排了許多儒學大師做老師】
【而漢臣為了與蒙古貴族和色目人對抗,也大力扶持真金】
此時,視頻底下彈幕也開始飄了起來。
“啊,太子真金學儒學,我們有救了。”
“儒學教他啊,那元朝完了。”
……
春秋戰國位面。
孔子看著天幕上一閃而過的彈幕,心中泛起層層漣漪。
“老夫怎么從彈幕里讀出了一絲的諷刺意味呢。”
顏回嘴角抽了抽,想起了衍圣公世修降表,心里閃過一絲動搖。
“夫子,那不是你的錯覺。”
“那條彈幕是真的在諷刺。”
孔子:“……”
……
【漢臣的希望落空了,太子真金英年早逝】
彈幕:
“朱標和他有點相似,都拿著開國太子的劇本,嘎了。”
“凡是被寄予厚望的太子,基本都會英年早逝。”
扶蘇:“……”
劉據:“……”
李承乾:“……”
朱標:“……”
……
【忽必烈在傷心之余,改立真金的兒子為儲君】
……
大唐位面。
“嗯?”
李世民挑了挑眉,這一幕怎么似曾相識。
“忽必烈這一手,和朱元璋做法如出一轍。”
“朱元璋也是,兒子死了,改立孫子。”
“就是不知道,真金的兒子會不會有削藩、奉天靖難那一出?”
……
【也就是鐵穆耳為元朝第二任皇帝】
【鐵穆耳上位后叫停了對櫻花國和安南的征戰】
【繼續推行漢化政策的同時輕徭薄賦】
彈幕:
“混賬,你為什么叫停對櫻花國的戰爭?”
“太可惜了,沒能征服小日子。”
滿屏開始飄起了“你好糊涂”的彈幕,看著歷朝歷代的古人嘴角一抽。
……
大明位面。
朱元璋輕咳兩聲,難得替元朝解釋了一番。
“咱說一句。”
“元朝的戰船到了櫻花國,但這幫草原人沒見過臺風。”
“櫻花國在海上,易守難攻,軍隊暈船,又遇上了大風暴。”
“咳咳,不是他們不打,打了,這不遇上大風暴了嘛。”
旁白還在繼續。
【他只在位了13年,算得上是守成之君】
【而這位帝王他只有一個兒子,也就是皇太子德壽】
【但德壽比他先死,失去獨子的鐵穆耳兩個月后駕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