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史家秉筆直書,一字不改。”
“這位學生上輩子一定是個史官。”
“9:52,怒殺史官。”
……
旁白繼續響了起來。
【他詳細記錄了老師一節課干的所有事情】
【就連老師的心情都描繪的活靈活現】
【8:47叫全班人閉嘴】
【8:48發放狠話,誰講話誰站起來】
【8:49罵人】
【8:51講道理】
【8:52講大道理】
【9:10嫌棄我們】
【9:10又很看重我們】
【9:17突然看向我】
【9:23又突然看見我】
……
大宋位面。
趙匡胤笑麻了。
“你說他認真聽課吧,但是一點有用的都沒記,你說他不認真吧,他一點神也沒走。”
“學生這是把老師當皇帝伺候啊。”
趙匡胤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記錄,嘴角忍不住上揚。
“這位史官留給世界最后的話:9:23又突然看向我。”
“哈哈,朕居然覺得這很有意思。”
……
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那么古代人為什么不敢殺史官呢】
【《左傳》上有這么一句話:崔杼弒其君】
【而這5個字的歷史記錄,是三位史官用生命捍衛下來的】
……
大漢位面。
劉徹眼眸中閃過一絲后悔。
君王是不敢殺史官,但敢閹了。
劉徹至今對于司馬遷心懷愧疚。
“這算不算是成就了司馬遷?”
突然,劉徹猛地搖了搖頭,將剛才的念頭趕出腦海。
“朕怎么能這么想他。”
“司馬遷的名留青史,是因為他寫了《史記》。”
“并非受了宮刑之辱。”
……
【春秋時期,大臣崔杼弒殺齊莊公】
【大夫們都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
【唯有記載歷史的太史伯,據史直書,記下:崔杼弒其君】
這時,滿屏飄起了“一字不改”的彈幕。
【崔杼不愿落下弒殺君主的名聲,要求太史伯改寫為齊莊公病死】
【太史伯堅決不改,此舉激怒了崔杼,一怒之下便殺了他】
彈幕:
“這一波,崔杼賺麻了,2000多年了,大家還記得他做了什么?”
“弒君這事在那個年代很常見,但是像崔杼這么“流芳百世”的,不常見。”
“弒君無所謂,但他殺史官,史官這玩意兒能得罪的嗎?”
……
春秋時期。
當事人崔杼表示很后悔,他拔出自已的佩劍,臉色猙獰可怖。
“弒君就弒君。”
“我吃多了撐著,跑去殺史官。”
“這下好了。”
“太史一家殺光了,還有南史抱著竹簡和筆擱那兒等著,生怕沒有死于我的劍下。”
“就等著我斬殺他,好名留青史。”
現在崔杼可算體會到了史官的恐怖之處。
“就算南史一家殺光了,還有全國的史官等著。”
“本國的史官殺光了,還有鄰國的史官。”
劍“哐當”一聲掉在地上,崔杼悔不當初。
“就算殺光了所有的史官,也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
視頻還在繼續。
【太史伯死后,其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繼任史官】
【他們和其兄長一樣,堅決一字不改】
【崔杼勃然大怒,接連殺死了太史仲、太史叔】
【最后四弟太史季繼任史官,在崔杼的威脅下,依舊寫下了:崔杼弒其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