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的武器啊,咱們怎么生產不出來呢?”
……
【化隆造的口碑好到人盡皆知】
【一提到化隆造,買過的人個個豎起大拇指,人人稱贊它是良心產品】
【在化隆,村口的鐵匠鋪都能熟練車出膛線】
【連最小的作坊每個月都能出貨30只】
視頻底下零星的彈幕飄了起來。
“我們廠里面一個鉗工師傅就是因為手搓了這玩意兒,緩刑三年。”
“我們鎮上搞車床的也判了。”
……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看著白天樸質的村民,一到夜晚化身機械大師,熱火朝天制造武器,整個人被驚得目瞪口呆。
“朕還是小看了民間奇人啊。”
……
【為了徹底打擊軍火,06年咱媽出動了裝甲車,繳獲上千把武器】
【當然,咱媽很人性化】
【砸了別人的飯碗,立刻為他們提供了另一個飯碗】
【免費開班教化隆人做拉面】
【于是拉面技術開始在化隆普及了】
【當年造槍的淬火手藝,現在全放在片牛肉、做拉面上了】
彈幕:
“拉面里薄如蟬翼的牛肉片,是師傅對精度的追求。”
“我就說蘭州拉面不簡單吧,肯定有暗號。”
“我就說牛肉怎么能切得這么薄,原來是軍工手藝啊。”
“兩片牛肉,比紙還薄,比樹葉還大,原來這是軍工手藝啊。”
“有的飯館確實夸張,牛肉拉面面都吃完了,還不見肉。”
“盛世拉拉面,亂世拉膛線。”
“原以為是拉面老板,沒想到是軍火商。”
……
視頻還在繼續播放,旁白緩緩響了起來。
【現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在有超四五萬家化隆拉面館】
【年產值超百億】
【化隆人紛紛改行,去賣蘭州牛肉拉面了】
看到制槍的都去拉拉面了,李世民嘴角瘋狂抽搐了起來。
“當年造槍的淬火手藝,全用在熬湯吊火候上了。”
“拉面條還是比拉膛線輕松的多啊。”
李世民突然笑出了聲。
“亂世膛線盛世面,拉啥不是拉呢。”
“以后吃面盡量去化隆人開的店里吃,不能讓他們關門了。”
長孫無忌一愣,想明白后朝李世民拱了拱手,笑道:
“陛下說得對。”
“關門了,不安全。”
“拉面不賺錢就回去干老本行了。”
“沒面拉了,就回去拉膛線了。”
李世民抬頭看向視頻中正在拉面的師傅,感慨萬分。
“亂世化隆造,盛世化隆灶。”
【還有貴州松桃,一個22戶人家的村子,就有21戶人在造武器】
……
大宋位面。
趙匡胤猛地抬起頭,他掏了他耳朵,一度懷疑自已聽錯了。
“什么???”
“22戶人家的村子,就有21戶在造武器?”
“那剩下的這一戶呢?”
“負責售賣和售后嗎?”
……
【松桃甚至形成了標準化的產業鏈】
【誰家負責造彈簧,誰家負責打膛線,誰家負責造彈夾,誰家負責最后組裝,都有明確分工】
【92~94年,咱媽針對松桃進行了專項打擊,收繳槍支超過8000多支】
【這批貨里甚至有步槍、沖鋒槍、小口徑炮】
【就這,還是松桃沒來得及藏起來的貨物】
……
大明位面。
朱元璋、朱棣、朱標父子三人露出了如出一轍的震驚表情。
“原本以為化隆手搓槍支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還有村子比它更猛。”
“華夏大地處處都是人才啊。”
……
【但現在槍支在我國,完全沒有市場】
【就算有人敢造,也沒人敢買】
【用刀最多算黑惡勢力】
【如果用槍直接變成恐怖分子】
黎洛哈哈大笑起來。
“所以,知道華夏禁槍,毛熊直接將雄雞從地圖上扣了。”
黎洛將毛熊槍械公司的廣告看了幾遍之后,抬手劃走視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