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魔都后,孟川立刻投入到了緊張的自學當中。
時間緊迫,股市的狂歡即將進入尾聲。
接下來就是長達幾個月的股災之戰。
到時候孟川就沒有時間去自學了。
而在孟川緊張的自學期間,國內的電商大戰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因為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到來。
或許連孟川自己都忘記了,他和葛威之間還有一個賭約——賭今年的雙十一,拼夕夕一天的營業額能否突破300億。
2013年,淘貓的雙十一營業額達到了350億。
這一壯舉震驚了全球,也讓淘貓的市值水漲船高。
然而,拼夕夕作為一個新興平臺,想要在短短一年內達到300億的銷售額,到現在依然不被人看好。
但王崢沒有忘記這個賭約,更沒有忘記當初找葛威投資時受到的羞辱。
即便不是為了自己,他也要為孟川,不蒸饅頭爭口氣。
因此,從進入10月開始,王崢就全力投入到了雙十一的宣傳和籌備之中。
往年的雙十一,那都是淘貓和j東的主戰場。
其他的平臺雖然也在雙十一期間發力,但它們連二線都夠不著。
但今年多了一個拼夕夕,屬于是三方的角力場。
雙十一雖然是淘貓首創的購物節,但如今已經成為了全電商平臺的狂歡。
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廣告牌,幾乎都被各大電商平臺的廣告占據。
拼夕夕更是以“百億補貼、正品行貨、假一賠十、拉新銳減”等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戶。
尤其是王崢推出的“先用后付”政策,徹底打消了部分用戶對綁定銀行卡的顧慮,進一步推動了拼夕夕的用戶增長。
2014年,電商平臺雖然已經興起多年,但仍有許多人對在線支付心存疑慮。
不太敢把自己的銀行卡綁定在平臺。
拼夕夕的“先用后付”政策,無疑是抓住了這部分用戶的痛點。
再加上拼夕夕從一開始就以低價、正品、補貼等策略迅速搶占市場,用戶對其接受度越來越高。
相比之下,淘貓的宣傳策略顯得單調了許多。
盡管淘貓也在大力推廣,但其高層對拼夕夕的燒錢模式并不看好。
在很多次的內部高層會議上,淘貓的高層都一致認為,拼夕夕這種不計成本的補貼模式注定失敗。
畢竟,企業想要長遠發展,必須依靠利潤支撐。
沒有利潤,再大的聲勢也只是曇花一現。
不僅是淘貓,其他電商平臺也對拼夕夕的模式持懷疑態度。
當然也是因為他們無法模仿拼夕夕的策略,因為他們的股東不會同意。
上市公司的一大短板就是,股東追求利潤,而企業想要燒錢擴張,兩者之間形成了天然的矛盾。
而拼夕夕不同。
它的股東只有一個——孟川。
之前的股東已經被王崢回購了股權。
孟川雖然是最大股東,卻從不干涉王崢的決策。
孟川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外行人”,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正是這種絕對的信任和支持,讓王崢有了放手一搏的底氣。
也讓拼夕夕在短短時間內實現了幾何式的裂變增長。
然而,孟川對電商平臺的激烈競爭并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