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總,還要多久啊?我都快撐不住了。”
看到孟川和影蝶到來,沈月有些焦頭爛額道。
過年前,孟川要求沈月在3月份之前把上安地產的債務規模擴大到2000億。
上安地產的實際資產才700多億。
市值虛高,達到了1200億到1300億之間。
可負債也在1100億左右。
如今上安地產的債務規模已經擴大到了2100億。
因為沈月直接找幾家銀行貸款了將近1000億。
問題是這1000億目前就躺在上安地產的賬戶上,并無用處。
還得白白給銀行支付利息。
沈月實在是不知道孟川這葫蘆里到底是賣什么藥。
沈月也打電話問過孟川,可孟川讓她稍安勿躁。
“先別急,最近劉氏集團的事情你了解多少?”
孟川不答反問道。
“劉氏集團的股價確實虛高,而且網上的那些傳言也并非全是空穴來風,目前的房地產行業只怕撐不了多久,很多房企都要暴雷。”
沈月的分析還是很中肯的。
其實做房地產行業的人都知道,泡沫已經形成,暴雷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房地產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命脈。
一旦崩盤,引起的連鎖反應太大。
因此房產的泡沫只是被國家強行捂著。
就比如上安地產。
以上安地產目前的經營狀況,根本就不具備找銀行貸款的資質。
偏偏沈月還是把手續跑下來,錢也貸下來了。
原因就是,房地產企業的貸款政策以不成文的形式,放松了審核。
如果要像以前的那樣從嚴審核的話,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房地產企業都是不具備貸款的資質。
貸不下款,很多的房企都要倒閉。
一旦有一家房企出現暴雷,那就會像對點燃的炮竹一樣,一連串都會被燃爆。
現在的房企已經成了尾大不掉,甚至是裹脅政策的地步。
劉氏集團目前就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一個暴雷的對象。
因此現在所有的房地產企業都在關注劉氏集團的事情。
沈月也是如此。
“那你應該知道,這劉氏集團是我小舅子的企業,我也在其中有股份。”
孟川看著沈月說道:
“你更應該明白,劉氏集團的財務其實比上安地產要好得多,或者說比絕大部分的房企都要好。”
“如果劉氏集團這把火被引燃了,那接下來的連鎖反應,會讓無數的房企遭殃。”
“而上安地產必將首當其沖。”
孟川看著沈月,說出了最扎心的現實。
沈月其實比孟川更加清楚上安地產的現狀。
只是上安地產是她辛辛苦苦才拿到手的企業。
她真的很不想放棄,不想面對現實而已。
“孟總,你直接說你的目的吧!我是上安地產的董事長,但你也知道我就是一個打工的。”
沈月有些無奈地說道。
“合并,與劉氏集團合并,是上安地產唯一的出路。”
孟川很肯定地說道。
在房產過剩且泡沫嚴重的當下,已經不需要那么多的房地產企業了。
未來的能在這場大浪淘沙的市場中存活下來的房地產企業屈指可數。
所以單打獨斗已經不具備競爭力。
要么直接破產出局。
要么就只能通過并購,收購,合并等方式增強競爭力,才有可能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