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里的文章,孟川笑了。
《金融時報》這可是著名的財經報紙之一。
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
主要提供金融市場、經濟趨勢等方面的新聞和分析。
曾經國內的很多專家學者,把這《金融時報》捧做圣經一般拜讀。
結果,所謂權威,只是為某些人或者某些團體服務,是他們愚弄天下的工具罷了。
不用想也知道,《金融時報》能刊登這樣的文章,肯定是亨利高曼在背后推波助瀾的。
甚至就連國內的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專家,只怕也是拿了亨利的好處。
否則他們不可能突然轉變口風,開始鼓吹房地產行業了。
“少主,現在劉氏集團的股價又上漲了,按照這樣的態勢,今天可能又要漲停。”
獵鯨也是興奮道。
這幾天,每天都有很多只股票跌停。
雖然沒有像一開始那樣千股跌停的天崩局面。
但幾百只還是有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氏集團的股價還能漲停。
就像是黑暗的大海里,忽然出現了一盞明燈,格外的醒目。
連拼夕夕的股價都被劉氏集團暫時穩壓一頭。
“這是必然的,現在股市里人心惶惶,任何有益的消息,都會引發股價的暴漲。但同樣的,任何的風吹草動,也會引起暴跌。”
道也是笑道。
現在的股市,就像是一塊被炮彈狂轟濫炸過后的戰場。
不管是股民還是機構,就像戰場中幸存下來的難民。
他們無家可歸,也無處可去。
驚弓之鳥一樣的他們,但凡聽到哪里安全,哪里有吃的,就會像難民一樣,蜂擁而至。
“希望我能扛得住吧!否則……”
孟川倒是沒有太大的欣喜。
反而感覺肩頭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孟川的這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保住一部分股民。
或許有人會覺得,明知道股災來臨,股民為何不把資金從股市抽離。
退出股市的股民肯定是有的。
但,更多的股民資金是被深度套牢的。
比如一些已經跌停的股票,股民手里的股票根本就賣不出去。
甚至有些直接停牌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本金虧損。
還有一些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項目,是長期投資項目,中途一般很難退出的。
剩下的還有一些“大聰明”,自詡自己是巴菲特。
認為股災時,股價大幅下跌,會出現很多被低估的優質股,是買入的好時機。
雖然這些人因為貪婪,死不足惜。
但是他們的“死”到頭來,都會變成一種負擔,甚至演變成社會矛盾。
然后全社會跟著買單。
因此,孟川雖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
但還是本著盡人事聽天命的理念,希望能為這個社會減輕一點負擔。
可是,雖然目前孟川旗下公司股票相對是安全的選擇。
但也不是絕對。
孟川甚至都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這場股災之中活下來。
如果股民出于對孟川的信任,而選擇“站隊”孟川,萬一孟川沒抗住。
辜負的人可就太多了。
“你們繼續守著,劉氏集團的股價這段時間可能會一直漲。”
孟川振作了一下思緒,對獵鯨說道:
“如果市面上有人買,我們就賣,讓更多的股民可以持有我們的股票。”
“如果有賣單,沒有人買,我們就全掃。”
“總之劉氏集團的股價在三大資本被迫平倉之前,不能降。”
亨利高曼已經開始發力了,孟川自然要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