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孟川就更忙了。
忙著照顧老婆孩子。
事實上,孟川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這兩件事情了。
其他的事情,包括青幫的管理,復興大學的建設,以及萬億扶持計劃的建設,幾乎影蝶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有沒有孟川好像都問題不大。
主要是影蝶太能干了。
隨著孟川榮升全職“月嫂”之后,孟川才真正知道了帶孩子的不容易。
以孟川現在的身體素質,也感覺嚴重的睡眠不足。
因為新生兒需要每2-3小時就需要喂奶、換尿布,夜間也不例外。
最重要的是,孟川這個博士生,也感覺自己嚴重的知識儲備不足。
比如抱孩子、哄睡的姿勢和方法,給孩子洗澡、做撫觸等。
孟川只能一邊做,一邊跟著視頻學。
太講究了。
哪怕在生育之前孟川也惡補了不少的理論知識。
如沖泡奶粉的水溫把控、給寶寶穿脫衣服、拍嗝等。
但是真正到了實操,孟川才發現自己總是笨手笨腳的。
經常還因為操作不當導致寶寶不適哭鬧。
孟川也總算知道為什么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生育了。
照顧一個孩子真的太難了。
他還好,完全沒有后顧之憂,因為有錢,不需要為生活而奔波。
換做其他人,如果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還要兼顧工作。
肯定平衡不了家庭和工作的壓力,進而會引發家庭矛盾。
如果是家庭奶媽一個人,真的可能會情緒崩潰,甚至是抑郁。
好在千辛萬苦,孟川總算是把劉茜伺候出月子了。
出月子之后的劉茜主動提出要回鄉下住。
首先是因為孟川鄉下的房子已經蓋好了。
只是因為孟川還不到法定結婚年齡。
作為高知識分子的劉茜,希望將來和孟川領取結婚證之后再舉辦婚禮。
這也導致了家里的房子還遲遲沒有進宅。
因為孟父希望可以雙喜臨門。
但是,雖然孟川的家還沒進宅。
可是已經完全裝修好了,是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
劉茜善解人意,她知道她自己留在自家別墅里,孟川是不可能出去工作的。
作為博士畢業的孟川,并且目前還有復興大學和萬億扶持計劃在進行。
全縣很多人都在指著孟川吃飯。
孟川不應該只留在家里給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
孟川應該在事業上,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其次,就是張梅太想念自己的孫子了。
她總是隔三岔五地來。
劉茜理解農村人放不下家里。
更理解老人對第一個孫子的疼愛。
一把年紀的張梅,總是兩頭跑也不是個事兒。
雖然張梅沒說,但是劉茜是看得出來張梅是很希望她能回到家里居住的。
何況鄉下不管是空氣和環境都是挺好的。
住著也十分舒服。
劉茜從小沒感受過母愛,在張梅的身上,她感受到了親媽的溫暖。
因此出月子之后,她便主動提出要回到鄉下,要和孟川的家人一起生活。
孟川雖然有些不舍,但是見到劉茜堅持,孟川也就答應了。
孟川親自不開車把劉茜和兒子孟知禮送回到鄉下。
值得一說是,在劉茜待產前的一個月,孟川抽空把駕照給考下來了。
在2015年,考駕照還是比較容易的。
何況孟川本來就過目不忘,看著影蝶開車,孟川就已經學會了。
考個駕照還不是手到擒來?
張梅和孟建國見到孟川居然帶著劉茜和孫子一起回來了。
那叫一個興奮。
當天晚上張梅就抱著孟知禮全村去“炫耀”。
她終于也是有孫子的人了。
而孟川擔心劉茜住不習慣,特意留在家里陪了劉茜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