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你不是為爐灰,而是為了賣雞鴨而來?”
“嗯哼!”這貨下巴微抬,“承上啟下的手法當年在部隊,班長沒教過你?鋪畜舍的爐灰,也值得我專門跑一趟?”
向紅軍撇撇嘴,什么承上啟下,不是這貨自己說,估摸他一年半載也想不明白。
就不知道老宋,何時能看穿死丫頭的險惡用心。
阮現現唇邊帶笑,“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讓鋼廠上鉤,也需要咱們拿豆餅喂養的雞鴨好,您老還是回村喂雞吧。”
向紅軍:“我告訴你姓阮的,說話就說話,別罵街。”
汽車開回公社,阮現現看著沖進畜舍檢查雞鴨口糧的向紅軍若有所思。
開始,她是想扶她向叔一把,從大隊干到公社,從公社升到縣里。
事實證明,他連一個鋼廠主任都玩不過,不是當官的料,
倒不如在公社劃兩年水,改革開放包產到戶后做一個富家翁。
滿眼小雞小鴨的向紅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阮現現偏不,第二天清早她借來拖拉機,趕了一車雞鴨,敲鑼打鼓直奔鋼材廠。
一番大義凜然又給足宋主任面子的發言,讓他在一眾工人領導面前特別有排面兒。
對待這對叔侄的態度分外熱情。
當天中午,鋼廠食堂吃的就是新鮮出爐的雞鴨。
阮現現給他面子,宋建設投桃報李,逢人就說肉質多肥美,油水多足……
把養殖場夸得天上有地下無,甚至踩一捧一,抓住空隙就貶踩和鋼廠合作那家養殖場。
誰讓市場供不應求,老牌養殖場太會拿喬了。
不出三日,消息傳遍省城,曾把老向拒之門外的兩廠悔得捶胸頓足,后反應過來,他們有病得罪一家養殖場?
別看這場目前還是作坊規模,可別忘了,他是省廳點名的小雞孵蛋器試運營點,他們真是腦子抽了才把人得罪。
后邊坐在一起復盤,口供對了對,揪出是縣里最大那家養殖場從中挑撥搞鬼。
心下生氣,又礙于對方拿捏著肉蛋供應不敢找上門理論,不過這個仇,他們記下了。
沒挨過兩天,曾把向紅軍拒之門外的兩家縣大廠找上門,話里話外問能不能也給他們來個“工農一家親”。
誰會稀罕兩只雞鴨,本來犯不著上門的,但那消息不知怎地,就像長了翅膀般在城里瘋傳。
大致意思就是鋼廠上下一心,煉造的鋼材不僅在省內數一數二,對待工人那也是體貼入微。
沒看引得養殖場主動給鋼廠送雞鴨,那鋼廠要不好,人家養殖場瘋了白送。
傳言傳著傳著不知何時變了味,不僅把鋼廠傳成平安縣頂梁企業。
甚至不知打哪吹來一股妖風,說什么只要能進鋼廠當工人,就算不要工資只享受工人優秀福利,他們也愿意……
其他廠能坐得住才怪。
有人出餿主意,請相熟公社也來演場工農一家親的大戲,被找到的公社書記眨巴眨巴眼。
“送特產送福利?還每月都送?我們公社下轄大隊的老人特別老,要不送你,能算特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