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雪實驗一次,對這幾畝地有了了解,心中有數。
除了白面以外,這些粗糧,都是空間原來沒有的,可以多種一些。
六十年代,龍國是缺衣少食的時期,家家戶戶吃飯都吃不飽,囤些糧食早晚有用。
她將這三畝左右能種的地,再次全種上玉米,然后去到指揮大樓的八層。
拿過來幾袋剛剛自己磨的白面、玉米面,擱到廚房區域。
傅紅雪打算只要有空,就做一些現成的食物,囤起來。
別的不會,蒸白面饅頭、玉米面窩頭還是能整明白的。
這兩天她有特別留意幾個親戚做飯,學會了做這兩樣,別說,自己動手一試,大窩頭做的有模有樣,白饅頭也暄軟香甜!
還是那個絕頂聰明的自己~
傅紅雪這一頓蒸饅頭、蒸窩頭啊,干的還挺帶勁!
一排八個灶臺,全放著大蒸鍋,一次蒸出八鍋,速度也快。
八層本來就是比較空曠的自助餐廳,傅紅雪把桌椅全收走。
這些日子,保鮮面包貨架已經刷新出來四十多個,都在倉庫呢,現在再移回來,就擺在這層。
饅頭和玉米面窩頭蒸出來以后,直接擺上去,一直能保鮮,熱乎著。
從裝糧食的集裝箱找了幾袋大米,大米飯也用一排大號電飯鍋開始蒸起來,這個就更快了。
蒸了五鍋米飯,都盛到一個裝食品的不銹鋼桶里,也擺上貨架保鮮。
至于炒菜,傅紅雪確實不怎么會,決定等有空,也只能做點最簡單的,囤在空間,比如番茄炒雞蛋……
在空間的時光,除了做吃的,她還有很多事做,比如不斷的“拆盲盒”,整理著集裝箱。
放眼望去,算算紐約港的吞吐量,能有三五十萬個集裝箱在自己的空間吧,真是累并快樂著。
另外,指揮大樓五層和六層的金銀財寶,也需要整理,仔細查看。
這是最幸福的工作!
要知道,她可是收了上海灘三個資本家的家產啊!
當然,除了傅家,其他兩家收的肯定不是全部家產,只是最后的夜里,正好收走了還沒轉移的那些東西。
人家早就已經事先轉移走的有多少,那就不知道了。
傅紅雪把三家子的財寶,全部統計一遍,單是黃金就有共計160箱!
160箱黃金啊!
這潑天的富貴~
早晚有一天,這些都是創業的資本。
其他的珠寶、翡翠、玉石,還有古董字畫、瓷器等等等各種珍貴的好東西,一共154箱子!
另外,還有不少外幣,楚華東那得到五萬美金。
以及單獨有一個棕色箱子,是渣哥傅云波專門換的32萬美元,36萬英鎊。
大團結人民幣倒是不多,可能他們都要逃走了,知道以后也用不上,錢都換成了金條和外幣。
只有在楚華東的保險箱搜來的三千塊錢大團結。
在這個時代,這也很多了,普通人平時花銷,都是以“毛”和“分”計算的呢。
一個上班的工人,工資才二三十塊錢。
當然了,現在這時期,你拿著錢,沒有票,大部分東西也買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