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雪幫羅萍拎著包袱,往那邊走。
羅萍感激地說聲:“謝謝!我弟弟凍著了,發著燒……”
她的聲音很輕,說話也沒啥底氣,跟著一路到了拖拉機這,又扶著羅軍先上車。
十二個知青,終于都齊了,連著行李,擠得滿滿當當。
傅紅雪跟秀佳也上了拖拉機,身上的皮襖子裹嚴實,擠在一邊坐下。
拖拉機突突突開起來,上了大道。
這些知青也意識到了,好像開拖拉機來接的生產隊不多啊,自己真是算幸運的。
雖然路途顛簸,但是大冷天,能快點回去就是好的。
就像旁邊那個同是紅旗大隊、分到井臺村生產隊的六個知青,就是一輛牛車拉的,這可走到啥時候?
還有那個楊家屯生產隊的,八個人,干脆就直接先去國營招待所得住一宿,明天才能坐汽車過去,再步行進村里。
不出彭春河所料,回去的半路上,就開始飄起了鵝毛大雪。
這車斗里的人,都緊緊地擠在一起,一張張年輕的臉,被冷風吹的通紅……
傍晚六點剛過,終于回村了。
拖拉機直接開到村西頭山腳下的破舊大院那邊,在院門前停下。
凍僵了的人們紛紛下車,拍打著身上落地雪花,先活動活動,再拿行李往里進。
大隊長算是不錯的,帶了幾個人在這打掃了一下,還把炕也給燒上了。
不燒不行啊,屋子跟冰窖似的,根本沒法待。
彭寶德見知青都來了,在院子里說了兩句。
“我是大隊長彭寶德,你們十二名知青同志,今后就住這個院子里,前后一共五間房。”
“孟祥林,孟知青先負責一下,帶著大家分配住宿,男知青七人,住兩間,女知青五人,住一間。”
“剩下的房子,今后還可能會再分來人,暫時先空著。”
這屋子都不小,炕很大,躺下一排五六個不成問題,這樣也節省柴禾。
大隊長把事情都給年紀最大的孟知青交代完,然后帶著人就走了。
院子里有一些柴禾,夠燒幾天的,接下來就得知青們自己撿柴了。
至于糧食,讓他們明天早上去大隊部領。
每人可以用錢換六十斤糧食,先吃著。
這幾百斤糧食,也是大隊長費勁給留出來的,要不哪有啊。
年根底下,糧倉干干凈凈,村里人糧食不夠吃的,想拿錢換點糧食都沒有了,都留給這批知青。
可是,一個人六十斤糧,其中可能還包括土豆子、地瓜這些,又能吃多久呢,真是愁人啊。
……
等其他人先走了,孟祥林給大家分配了一下屋子。
東屋最大,大炕能睡下五個女知青,還帶寬裕的,就讓她們住這屋吧。
這房子顯然被加固過,雖然破,但是還算結實,顯然大隊長派人料理過這些事情,算不錯的。
男知青一共七人,孟祥林和李紅軍、宮文海過去在京市,都是家住在一片的,早就認識。
火車上他們仨的票也在一起挨著,這回仨人一塊住一個小點的屋,就中間那個屋子吧。
把大一些的西屋,給剩下四個男知青住,就是周耀、張貴和張向北,還有那個病著的小羅軍。
大家都沒意見,周耀跟張向北是高中同學,路上張貴幫著他們拿東西,是個又老實又憨厚的人,三個人處得還挺好。
在拖拉機上的時候,張向北就瞧著病歪歪的羅軍問道,這小孩咋了?看著一點勁都沒有,臉色蒼白,眼睛都睜不開。
羅萍解釋說,自己弟弟發燒了,是上車之前的兩天就凍著了,在火車上,也沒有藥吃。
瞅著他們姐弟倆,身上的棉衣那么薄,那哪是來東北插隊應該穿的啊,根本就頂不住,大家心里都明白,家境不好唄。
張向北是個熱心腸,說自己帶了幾片退燒藥,到了給小羅軍吃一片,晚上發發汗睡一覺看看能好些不。
羅萍一陣感謝,覺著這回下鄉插隊,好像碰著的人都挺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