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盛東先在沿街隨處都有的兌換點,拿出一個十多克的金鐲子,還有那兩塊普通手表去換錢。
十八克的鐲子,加上手表一共換回220塊港幣。
黃金價格肯定很不劃算啦,不過他也不在乎這點,先換一點港幣花用。
大家進到這家“徐記酒家”,找一個包間進去,紛紛坐下,然后趕緊一頓點菜,實在是太餓了!
粉蒸排骨、紅燒肘子、四喜丸子,燒鵝也來一份……全是硬菜。
很快,上來了滿滿一桌子菜。
這回可見著不要票的肉菜了,可勁兒造吧!
十個人,個個吃得頭不抬眼不睜,低頭哐哐干飯。
等到吃得滿嘴流油,肚子飽飽的,這才陸續停下來,繼續喝著茶水溜縫兒。
一看,十個菜,基本上全光盤啦!
大家扶著肚子,互相對視一眼,真想哈哈大笑,可惜一笑肚子實在受不了,趕緊控制。
“孫叔,關叔,我們以茶代酒,敬大家一杯,謝謝你們相救之恩!”
“若不是你們,咱四個知青也就完了,尤其小蘇長那么俊……嘿嘿,被賣給東南亞的老財主也說不定~”
短頭發的李春麗一張小圓臉,帶著笑容逗個笑話。
蘇秋蘭瞪她一眼:“你才賣給老財主呢!”
大家都忍不住笑了,一起干了一杯茶水。
他們吃飽喝足,這才有空多聊一聊,也歇口氣。
之前這一路逃亡可真是神經緊繃,身心疲憊。
說起這四個知青的經歷,原來,高建業本來是粵省寶安縣縣城的人。
三年前,他十五歲的時候,父親調動工作,全家搬到了京市,她媽老家就是京市的。
高建業跟二姨的大女兒蘇秋蘭讀了一個學校,倆人生日就差五個月。
結果去年,這表姐弟倆,就一起去插隊了。
陜北實在太苦了,逃跑的知青不在少數。
這姐弟倆也是有魄力,也決定跑,而且不能往家里跑,那樣還得被抓回去。
兩人密謀出路,就想到了逃去港城,這條路高建業知道。
三年困難時期,他們寶安可太多人往那邊跑了。
雖然那時自己才十二、三歲,也明白不少事,后來也總聽家人說叨這些。
蘇秋蘭和小田、李春麗住在一個屋,關系很好,最后還帶上了她倆一起跑。
孫盛東和關學智也都是在京市工作,算是跟他們來自一個地方。
不過,他們倆對自己的事都沒有多說,畢竟事情沒有人家那么簡單。
提到今后的打算,高建業說,先租一個房子住下,然后找工作打工唄。
他們四個都是高中畢業,今年十八九歲,也不怕吃苦。
孫盛東提議,自己想買幾間房子,到時候,借給他們住一間先落腳。
四個人一聽,趕緊謝過孫叔,說他們付房租,反正小黃魚都拿回來了,還多給了六個……
吃完飯,一結賬,花了四十六塊,已經很奢侈啦!
孫盛東付了錢,高建業本來也想去街邊用小黃魚換錢,他說,不劃算,還是晚些去銀行換吧。
大家找了一個附近的酒店,皇悅酒店。
四個知青知道這里肯定不便宜,但是很安全,連忙說他們就先開一個房間,讓高建業打地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