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秋收就要開始了,得大干一場,可是知青點的人個個愁的不行,糧食見底了。
八月份的時候,隊上又分來了第二批知青,都是從滬市來的,一共十個人,六男四女。
糧倉的最后一點粗糧也換給了他們,這是上頭有指標的,其他人沒有多余的糧可換,只能等到秋收之后分糧。
這樣的話,大家就只能一省再省,每天只吃一頓飯。
周耀和張向北就悄悄地去外面,找公社的小黑市換糧食,最后還真找著個地方,換回來三十斤玉米面。
大家都是彎門道洞想辦法,淘換一點口糧吃。
可是羅萍和羅軍姐弟倆,要錢也沒錢的,什么辦法都沒有。
眼瞅著九月底,就奔十月份了,一天比一天涼,厚棉衣也沒著落。
傅紅雪最近也開始上工了,農忙時期,大家都得上,連姥爺都負責趕著大隊的毛驢車,把割下來的苞米往打谷場那邊運。
這天傍晚下工后,傅紅雪看著累得連說話力氣都沒有的羅萍,讓她跟著自己回家說點事。
羅萍有點納悶,還是跟著去了。
大家平時都算是挺熟的,在外面碰著面都要聊兩句,但是雖然離得近,她還是頭一回到老彭家來。
因為彭寶昌都需要上工了,雖然只是秋收這一陣子而已,這段時間,七歲的月月就肩負起了煮飯的任務。
就是把大米飯給蒸出來,別的也不用她。
一進院子,就聞到一股清香的飯香味兒,羅萍不好意思往里走,就在當院里站住。
“紅雪,你叫我來啥事啊?是不是上回我教月月繡的花,她沒學會?要不等你們吃完飯我再來教她……”
自從之前在京市買了雙繡花鞋,月月迷上了繡花,小姑娘都喜歡做手工。
無意中知道羅萍和伍月會,就偶爾去跟她們女知青學一下。
傅紅雪一笑:“你跟我到這邊屋來,我有東西給你。”
她家前后五間大瓦房,空屋子就三間,只放東西沒住人。
來到后院的一間屋子,傅紅雪拿過炕上的一個背筐。
她已經想好了怎么跟羅萍說。
“羅知青,你爸是不是叫羅升泰?當初一家人,除了你們姐弟,都下放到平湖農場去了?后來聽說被強盜都害死了。”
羅萍冷不防聽到這些話,心里就打了個激靈,這些是她最害怕被人提起的。
雖然為了尋求活路,在周自秋的幫助下,劃清了界限,能插隊當知青。
可是這樣的家庭成分,影響是很大的,他們姐弟倆仍然是被教育改造的對象。
她的臉色變了變,小心翼翼地點點頭:“你怎么知道這些的?但是我們已經劃清了……”
傅紅雪連忙說:“羅知青,我提這些,沒別的意思,是想跟你說,你爸他們在農場的時候,認識了一個朋友。”
“……那人托我照顧你和羅軍一些——他也是我前段時間在京市無意中認識的。”
”然后呢,沒想到這么巧,對方想找的人就在我們村插隊。”
“……這些淵源,你也不用細問,總之我給你糧食和其他東西,你就拿著。”
她指了指那個背筐。
“這是三十斤高粱米,十斤玉米面,你背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