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傅紅雪也又長了一歲,今年20歲了~
這個跨年是在京城過的,以后能增加點對這個年代的回憶。
一月二號這天傍晚,傅紅雪騎著車先去了一趟北邊的張貴家。
張大年的腿骨折了,在家養著不上班,家里肯定有人。
他們一看,那天的姑娘又來了,難道上次說的,幫張山找找工作的事,真的有戲?
張母連忙把她讓到屋子里坐,當做恩人一樣款待,給沖了一碗紅糖水。
自從上次給拿了那么多的糧食,還有兩千元錢,張家這段時間肯定是變化不小。
對外雖然保持低調,但至少孩子們都有了新棉襖穿,關起門來,家里也有飽飯吃了。
張大年吃了有營養的,身體恢復得肯定更好,可以說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同志,新年好啊,得到你的幫助,沒想到我們家踏進七二年,開始轉運嘍~”
張大年一臉赤誠,趕緊讓孩子們去拿點心給恩人吃。
傅紅雪連忙擺擺手:“張大叔,大嬸你們也新年好啊,腿養的還行吧?”
“……這次我來,是弄到了一份工作指標給張山,軋鋼廠的工人,當鉗工,入職就是正式工,工資二十四塊八。”
“要從頭學起,以后好好干,級別提上去,才能漲工資,這樣一來,他肯定不用插隊下鄉了,可以照顧家里。”
張大年夫妻倆一聽,一下子愣住了,他們以為最多是個臨時工呢。
軋鋼廠啊,這是能隨便進的么!
在這為一份工作擠破腦袋的年代,這得花了多少錢,有啥樣的關系才能得到這份工作!
張母不停地用手背抹眼淚,一把拽過十七歲的二兒子。
“小山,快謝謝這位同志,這是咱家的恩人!”
張山是個老實孩子,比他哥長得高不少,有一米七六那樣,張貴才一米七。
他站的標桿溜直,給傅紅雪鞠了三個躬。
“謝謝同志,我……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謝你才好,今后,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負你幫助我家的這份心意!”
“我還寫了一封信給我哥,盼著如果還能見到你,請你轉交一下行嗎?”
傅紅雪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挺好,就是太瘦了,過去家里吃飯肯定是吃不飽,太困難。
“行,信給我吧,我帶給他,這張紙已經寫了你的名字,把其他信息也補一下,明天就可以去軋鋼廠報到。”
“……找黃少良,黃主任,他會領著你去辦手續。”
“你要當鉗工,得有力氣,要多吃飯,今天我拎了三條凍魚給你們,在那條大麻袋里呢,留著吃吧。”
師傅送進廠,修行在個人,今后就靠他自己好好干了。
這個年代,國營單位的工作一般都是“終身制”的。
只要你不犯啥大錯誤不會被裁員的,沒有那一說,因此被稱作鐵飯碗。
張家人又是連連感謝。
傅紅雪最后囑咐張山,對黃主任什么也不用細說,如果問起來,你就說認識吳水生,是他給的工作指標。
張山都記住了,別看憨厚,還是挺聰明的,跟張貴性格挺像。
傅紅雪臨走的時候,把自己這輛二八大杠留給了張山,這邊到軋鋼廠挺遠的,讓他留著用吧。
這輛自行車“歷史悠久”,還是當初在白河村生活時,認識一個做黑市的人,叫田大奎。
他被仇家抓了,傅紅雪碰上了,連夜去救人,然后把那些黑道的人都解決。
最后,院子里的一些物資,不少軍大衣什么的,以及兩輛自行車都歸了她,順手收進空間,后來留著自己用,也不往外賣。
不過這車當時是新的,一直也沒有打鋼印,讓張山去打一下就行。
她空間里的自行車還有十多輛呢,都留著自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