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涂抹)——篡位者(無名者)
尼弗迦德帝國是已知的,古往今來最大最強的王國。
尼弗迦德帝國通過武力和政治手段征服周邊國家來不斷擴張其領土。它所征服的地區會成為附庸國,由已經向帝國俯首稱臣的原國王或其他原王室成員治理。然后,這些附庸國的臨時統治者會延續二三代或是更久一些,他們的權利會由皇帝派駐的軍隊和官員所接管,附庸國在某個時刻轉化成帝國的行省,正式納入尼弗迦德帝國的版圖。
征服,融合,同化的過程是存在很多矛盾分歧的。出生在阿爾巴河畔附近的核心地區(尼弗迦德中央行省)的人被認為是“真正”的尼弗迦德人,他們在社會地位等方面比其他被征服省份的人要優越得多,尼弗迦德的統治根本不可能推崇平等的政策,某些‘溫柔而公正’的治國手段會讓“真正”的尼弗迦德人認為是軟弱無能的表現。想要實施平等化的佛古斯·恩瑞斯就是因此失去了王國貴族的支持。
不過總體來說,尼弗迦德帝國的統治者都懂得留有余地,對于附屬國和北方行省盡可能的給予足夠的自主性,以避免過多的流血事件發生。
然而上一任尼弗迦德帝國的統治者,那個不能被提起名字的篡位者不但加快了北伐(入侵)的頻率,還打破了對附庸國和行省的治理方針。
從附庸國到帝國行省的進程被加快,那些還未從戰敗之痛里完全走出來的民眾成為了亡國者。皇帝派遣一批又一批的官員到來,附屬國(行省)的語言、文字、貨幣、習俗都被強令的要求按照尼弗迦德的歸來來執行實施。更加讓民眾無法承擔的,是愈發繁重的稅收和強征。
恩希爾發現了問題,但從他父親那得到經驗的他沒有頒發新政治理,而是在與中央貴族斗智斗勇的時候,放任北方行省自治。南北矛盾在那幾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可是隨著戰爭的開始,矛盾重新激化,恩希爾很清楚孰輕孰重,尼弗迦德皇帝需要尼弗迦德人的支持。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北方地區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民間反抗組織,麥提那的“公牛兄弟會”,那賽爾的“鋼鐵聯盟”,艾賓的‘耗子幫’等等。民間反抗組織人數并不多,戰斗力也談不上多強,更沒有太多的軍備,但是熟悉環境且得到民眾支持的他們,卻讓駐扎在當地的尼弗迦德根本沒辦法進行有效的清剿。
艾賓的獨角獸村,一個有著好聽名字,卻很貧窮的村莊。不便利的交通加上不太肥沃的土地,讓獨角獸村只有稀疏的還不到二十座小房子。
獨角獸村的居民很少,所以每一個“新來者”都很惹眼。
大約在五天前,村子里老鐵匠的兒子埃瑟和哪個風評很差的女人米希爾,從村子外拖回來了一個受傷的年輕人。陌生的青年傷的很重,滿臉是血陷入了昏迷。
“傷成這樣,沒救了。”村里懂些草藥知識的老村長當時這般說道。
“他很強壯。”米希爾不同意老村長的判斷,她能感受得出,受傷的家伙還有很強的生命力。
“村里的藥草不多了...”老村長說道。這個世道,生活的艱難讓有些人不得不自私起來。
“埃瑟,你家里的藥水呢?”米希爾看向了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