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的驅使讓西吉斯蒙德一步步陷入了恩希爾的陷阱。瑞達尼亞情報頭子的謹慎與猶豫,在一次又一次探查消息被核實的前提下消散,西吉斯蒙德以為自己抓住了給予尼弗迦德帝國沉重一擊的機會,以為自己得到了立下巨大功勛的契機。
事實上,西吉斯蒙德和隸屬于他的瑞達尼亞間諜的確是探查到了帝國隱秘的部隊調動,一支從西爾特河入海的船隊承載著尼弗迦德士兵,意圖從那賽爾北部登陸,對泰莫利亞的守軍進行合擊。【西爾特河,麥提那行省和艾賓行省之間的河流。】
西吉斯蒙德的間諜親眼看著一個又一個穿著尼弗迦德軍服的士兵踏上甲板,但真正登船的并不是什么尼弗迦德精銳士兵,而是連預備役都算不上的‘雜兵’。辛特拉、瑞達尼亞、阿特里、維登、布魯格和史凱利格等王國的伏擊并沒有成效,反倒讓貝爾哈文的后備部隊離開駐地,打亂最初的防線部署。而西吉斯蒙德也由于太過在意這一場伏擊戰的偵探,在另一條情報線的反饋與分析中出現了巨大的紕漏。
當西吉斯蒙德反應過來的時候,四個兵團、超過萬余名尼弗迦德精銳已然抵達了利維亞境內。
破局者——弗爾泰斯特/米薇
在恩希爾·恩瑞斯的劇本里,貝爾哈文礦區的大勝利和史卡拉要塞的壓制局面,足以讓他提前去準備勝利者宣言了。
可是戲劇都存在即興發揮,戰爭的變數又豈是尼弗迦德皇帝能夠預料到的。
阻擊‘雜兵’的北方聯軍在弗爾泰斯特的率領下發起了奇襲。史凱利格艦隊突破帝國海軍的攔截后,協助北方聯軍從那賽爾南部強行登陸,當地的守軍和匆忙趕來的帝國東部軍團根本擋不住這支混編聯軍。
弗爾泰斯特和他的士兵執行燒光,搶光的‘野蠻’作戰,恩希爾根本沒辦法熟視無睹,只能將原本調往另兩個戰區的預備役進行守備,更加令帝國皇帝難受的是,原本將被運往貝爾哈文戰區下一批物資也被敵人給截下了。
如果說弗爾泰斯特只是打亂了恩希爾的布局,那么利維亞女王米薇則徹底擊碎了帝國全面勝利的目標。
在史卡拉要塞必然會淪陷的情況下,利維亞女王作出了最壯烈的選擇——戰死。
1262年6月,利維亞女王米薇·瑪麗·溫莎,于史卡拉要塞前死戰不退,力竭而亡。
【特別說明:在尼弗迦德人看來,史凱利格并不是北方王國的一員,即便近些年史凱利格的旗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北境聯軍的隊伍中。
另外,尼弗迦德帝國雖然未曾在海戰中戰勝過史凱利格的主力艦隊,但早已不是沒有還手之力,若不是大海太過青睞史凱利格人,尼弗迦德帝國的艦隊甚至有機會將太陽旗插上史凱利格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