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敬德驚訝錯愕的看著她,回答道:“是,門生眾多,只是在他出事以后,大家從此閉口不提。”
“人之常情。”楚寧昭理解。
嘴上可以不提,提沈太師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但心意還在就行。
為沈家平反這事,應該不只是何敬德才有這個心思。
楚寧昭沒有就著這個問題細問,話題又重新回到證據上。
“證據有了,但是……”楚寧昭遲疑猶豫,吞吞吐吐。
何敬德嘆氣說:“但是現在還不能提這件事。”
他們不敢去招惹皇上的怒火,即便沈家是被冤枉的。
何敬德不信沈家會謀反,一開始帶著疑惑去查,查到了,他也確實想還沈家一個清白,但總要等待時機。
叫楚寧昭來,是想讓楚寧昭幫他等,這事他不能自己藏著,萬一他活不到那日,這事就又隨他而去了。
而且告訴旁人,他不放心。
“我本來也想說,沈太師門下眾多,受他教導之人,如今都已有所成就。”何敬德開始把利益攤開聊。
他愿意幫忙,因為二人曾經是好友,可楚寧昭不是。
想讓楚寧昭幫忙,得有好處,天大的好處才行。
何敬德沒有把話說的太清楚,這里面涉及大不敬的問題。
如果楚寧昭聽不明白,那他也沒必要再說,不值得。
楚寧昭自從想到,書里沈家是在很多年后才得以平反時,大概就想明白了。
何敬德是想熬死皇上,新皇登基,再為沈家平反,可以籠絡人心。
又或者是,在關鍵時刻再去做這件事,可以拉攏朝臣。
就比如,爭奪太子之位時,又或者是,需要眾人擁護時。
何敬德把沈家和利益扯上關系,告訴楚寧昭,沈家有可用之處,值得她留一留,用一用。
但想用,會有風險,當今皇上的怒火就是風險。
最好的結果,就是避開風險再去用,何敬德已經想好了,就是擔心自己活不到那時候。
楚寧昭會扶持誰,他想都不用想。
楚陽是她親弟弟,到時候只要她提出來,楚陽照做,沈家就能得以平反,楚陽也能籠絡人心。
這事交給楚寧昭,很合適。
楚寧昭沉默了好一會,她在推算原本的劇情,何敬德是要等皇上駕崩,可事實是,沒有等到皇上駕崩,沈家就已經被平反了。
沈家平反的最終得利者,一個是沈知,另一個是楚陽。
即便是要頂著皇上的怒火,也一定要提前做這件事,那就是楚陽這邊出了岔子,逼得他們不得不提前拿出底牌,幫助楚陽。
這回不管楚陽出了什么問題,她都不會管的。
至于沈知和沈家,皇上現在剛賞給她一座園林,她才舍不得讓皇上生氣呢。
沈家確實有用,她想不出怎么用,那就繼續放著吧。
反正何敬德也是這個意思,平反不急,可以再等一等,等個幾年十幾年,都可以。
“現在時機不對,不過相信沈家總有一日,可以沉冤昭雪。”楚寧昭說得含糊。
她沒有給出承諾,只是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