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楚寧昭繼續說:“這兩年天災不斷,為防止災民造反,父皇做了很多準備,就連那些不成氣候的,不過百人的起義軍,都讓當地鎮壓平定。”
“六弟領兵數月,也是在做這件事,為朝廷肅清叛軍。相信現在的黎國,不會有大規模并且影響很大的起義軍出現。”
“就算真有,六弟和陸將軍還在外面,隨時可下旨讓他們去各處支援,所以這件事也不用太擔心。”
再有叛軍,那就是楚陽了。
誰都想不到的事,楚寧昭也得裝作想不到。
不止想不到,還對楚陽抱有希望,覺得他能領兵支援各處。
最后還剩下一個云國,雖說這幾年兩國互通貿易,關系比以前好了很多,可現在特殊情況,皇上重傷不醒,他們的態度也是說變就變。
楚寧昭提早安排,“命兵部提前商議決策,安排將領,做好調兵準備,讓戶部籌備好糧草武器,必要時可從京城調兵過去,但京城也得留有一定兵力鎮守。”
調兵很麻煩,需要定策籌兵點將,還要配備糧草軍餉,更重要的是,要有虎符圣旨。
楚寧昭只是下令讓他們提前準備,不算真正的調兵。
真要到調兵那日,就得有虎符圣旨,皇上正在昏迷中,沒法下旨。
但此時此刻,沒人問這件事,畢竟只是準備,也沒說一定要調兵前往邊關。
真到了那天,情況很緊急,需要調兵的時候,也不會有人問。
都那么著急了,哪還有心情糾結虎符是哪來的,也不會糾結楚寧昭下旨合不合理。
楚寧昭代行皇權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軍隊的決策指揮調動。
她是未雨綢繆,提前做足準備,也沒直接下令調兵支援,誰來都挑不出錯。
“只要守住邊關,還能有什么麻煩?各地送上來的折子有本宮批閱,也有諸位共同商議,本宮也擔心父皇的身體,但在父皇沒醒之前,還請大家少些恐慌。”
“你們都慌了,讓其他人怎么辦?上下都陷入慌亂之中,誰來做事?”楚寧昭聲音平靜沉穩,臉上也不見半點慌亂。
她把可能發生的事都說了,還著重分析解釋了一遍,讓他們得以安心。
他們要是還不冷靜,可就說不過去了。
這回沒人再提讓幾位皇子回京的事,反正有沒有他們都一樣,都是楚寧昭監國。
安撫完一眾大臣,楚寧昭把慕顏叫進宮。
有事安排,大事。
“近兩年天災不斷,不是水災就是干旱,還有蝗蟲和雪災,父皇本想為黎國祈福,才準備了這次的祈福大典,為此特意齋戒半月,結果祈福大典上出現刺客,父皇重傷,昏迷不醒。”
楚寧昭把外人眼中的全部經過,整理了一遍,說給慕顏聽。
慕顏皺眉說道:“這是……異象?”
本來不是,看楚寧昭的意思,想讓這些事變成異象。
“上天示警,也可以是上天考驗,看你怎么說,看消息怎么傳。”楚寧昭說。
這幾次天災,楚寧昭沒少出力,也沒少出銀子,本是為百姓,但是現在或許可以利用一下。
她還知道,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有天災,這也可以說成是對她的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