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認識鄧應波的鄰居大媽們,看到拎著行李包的鄧應波,還以為他出差呢!都熱情的來問他。
“應波,這又出差了?”
“這次去哪啊?”
”刑警這工作雖然穩定,但是還挺辛苦的!”
幾個大媽紛紛道。
如果按照原本的鄧應波來說,這樣分家的大事情,還是被凈身出戶的糟心事情,他是不想說的。
可是九十年代,人的名聲,樹的影子,可是大到影響人生大事,分房子和嫁娶人生大事,小到孩子入學,和鄰居打好關系互幫互助等等。
于是鄧應波紅著眼眶說了甜甜后背受傷的事情,再到被凈身出戶分家,鄧應波絲毫沒有遮丑的意思,全都說了。
旁邊的幾個鄰居大媽可是有話說了。
“應波,不是我挑剔你媽的理,你說說我給你家兩個好蘋果,就是想著你家有兩個孩子,結果你媽都給胖墩吃了,一點兜沒有給甜甜!”
“可不是,你媽趁你和老婆不在,老是指使你家甜甜干活,不是端茶倒水,就是洗衣服,我都看見過好幾次了!”
“那么小個孩子哪里弄的動那么大的衣服,尤其是你弟弟應雄的衣服,那么大那么沉!”
“說實在的,要不是沖你,我們都不稀的跟你家打交道,太不拿甜甜當孫女,重男輕女也沒有這個法啊!”
鄧應波聞言,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甜甜受傷起凍瘡的事情,他媽還說是孩子貪玩,玩雪弄的,他真是該死!
告別了這些大媽們,鄧應波快步走向軍區大院。
因為鄧應波聽到了熟悉的軍區大院喇叭聲,他的青年生活,軍旅生涯都伴隨著這一聲聲的嘹亮的號角,熟悉又安心,有一種家的感覺。
定應波又想到了軍區大院的媳婦和孩子,他覺得他還不算一無所有,他還有愛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想到這,鄧應波恨不得飛奔到老婆身邊。
~~
1995年4月1日,清明節。
開車回星海市的路上。
前幾天,老宅的人專門通知了金來富,讓他們清明節記得回來掃墓。
因為爺奶的墳墓剛遷移走沒有多久,所以金家子孫需要連著至少三年來給爺奶上墳,這樣說是能夠保佑子孫,雖然金來富不太想你想你,不然他早就發財了,不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神佛鬼之類的,金來富總覺得他們能夠互通有無,萬一爺奶告他一狀,他也不能申訴不是,耽誤自己發財了咋辦?
于是一家人正好,元寶有假期,于是三月三十一號,直接開車回星海市。
路上依然是金元寶開車,自從感受過葉韶華開快車后,元寶老實了不少,開車也不會那么速度了。
當然這次葉海花也跟著來了,她倒不是去星海市上墳什么的,主要是去看眼妞妞,再轉悠一圈,反正在上京也是沒事,家里的搖錢狗子和那些下蛋雞拜托給了隔壁院周以童老太太的小保姆,楊紅梅。
路上還八卦了周老太太的上吊的后續事件發展。
“老太太這次清明節會去浙江祖宅祭拜一下張棕隸老先生!”
葉海花還說了周老太太在張棕隸先生墳墓邊,給自己也留了個位置,等過世了,讓孫子張亦臻幫著安排身后事。
張亦臻還幫著張棕隸平反來著,甚至安排了不少捐款,于是周家和張家不少鋪子和四合院都返還給了周老太太,包括隔壁的二號四合院。
“那豈不是以后隔壁只有周老太太一個人了?”元寶問道。
“按理說是這樣的,可是你看隔壁七八戶人家呢,還有幾戶人家是老太太的救命恩人,這事情就不好說了,趕走估計夠嗆!”葉海花皺眉說道。
贏燦如反而說,“我看那個張亦臻蠻有手段的,肯定會想好辦法的,咱們就別杞人憂天了!”
一路上一家人說說八卦,說說有趣的事情,沒到午飯的點,就到了星海市。
一行人也沒有急著回家,好久沒回來,看著日新月異的星海市,一時間感慨還挺多。
車停到了路邊,在太陽紅一號院附近的商業街,找了家熟悉的面館,準備吃碗面,畢竟上車餃子下車面。
“老板,來兩碗大兩碗小的西紅柿雞蛋炒刀削面!”金來富一進面館就扯著嗓子喊道。
老板郝仁扭頭一看,這不是老金嗎?
“老金好久不見,在哪發財啊!”
金來富笑著跟郝仁握手,“我哪有你發財啊,看著座無虛席的!”
看了眼上下二樓都坐滿人的飯館。
“小本生意,小打小鬧了!來進來坐!”
山晉省人不愧是碳水之都,一到飯點,各式各樣的面食都搬上來飯桌。
抬眼望去,不是扯面,就是刀削面,打魯面,炒面,蒸面也是有的。
而且上面的速度很是快,不到十分鐘,兩大兩小的西紅柿雞蛋炒刀削面就上來了。
老規矩,金來富扒蒜皮,遞給老婆和元寶。
“還是咱這里的面食好吃,勁道!”金來富吃了一大口面,邊吃邊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