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許久,張新還是搖了搖頭。
算了。
父愁者的威名實在是太大了。
就算拋開演義中三姓家奴的說法,正史上呂布也是實打實的砍了兩個老領導。
董卓就不說了,這人后期簡直一神經病。
一方面他待呂布甚為親厚,不僅給呂布封了中郎將和都亭侯,還令他鎮守中閤(hé)。
中閤就是皇宮的小門,董卓穢亂宮闈都從這里進出,他能令呂布鎮守在此,足見對其信任。
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時常酒后辱罵呂布,有時罵的興起,還拿手戟去丟,必須要呂布堆著笑臉說好話才會消氣。
要不是呂布會閃,可能早就死了。
所以他被呂布殺了,那是活該。
但人家丁原可沒做錯什么,不僅將主簿這種親近的職位給了呂布,平日里還十分優待。
如果呂布覺得待遇不好,跳槽走人倒也可以理解,可呂布收了董卓賄賂后,反手把丁原給砍了,名聲一下子就臭了。
就連向來不要臉的袁術,都厭惡其反復無常。
敗走關東以后就更別提了。
他去投袁術,袁術不要,去了老鄉張楊那邊,又覺得人家要害他,轉身投了袁紹。
袁紹覺得呂布殺了董卓,也算是為老袁家報了仇,于是接納了呂布。
結果呂布在袁紹的地盤上好一頓縱兵劫掠,直接把袁紹整到破防,連禮賢下士的人設都不要了,就想弄死他。
呂布逃出來以后,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張楊厚道,又去了人家那邊。
后來的事情就都耳熟能詳了,張邈聯合陳宮一起推舉呂布做了兗州牧。
中原攪屎棍正式出爐。
攪完袁紹攪兗州,攪完兗州攪徐州。
接下來沒得攪了。
死球了。
弒殺主君,禍害百姓,還和主君的婢女私通......
這樣的一個人,張新實在是不敢用。
“趙云、典韋、張遼、高順、張郃......”
張新想了想,給高覽也寫了一道征辟令。
高覽在正史中的記載只有一句話:袁紹部將,和張郃一起投降曹操。
除此之外再無記載。
不過他能和張郃一起被記入史書,想來應該也是有點能力的。
張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冀州哪里人,只能讓人試著找找看,能找到最好,不能的話就算了。
至于其他人,不是距離太遠,就是現在的年紀還小,不到時候。
比如諸葛亮,現在才四歲而已,征辟過來還得張新給他喂奶。
目前張新只有一郡之地,這些人倒也夠用了。
忙完這些,張新又讓人將關羽叫了過來。
關羽來到,張新吹干竹簡上的墨跡,蓋上漁陽太守大印,將寫好的辟除文書遞到關羽面前。
“請云長兄屈就我郡中兵曹掾。”
“還請明公日后莫要再呼某為兄了,如此于禮不合。”
關羽雙手接過文書,看著上面的漁陽太守大印,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關氏的祖上也曾發達過,只不過到了他祖父關審這一代,逐漸沒落了下來。
即便如此,關審在解縣也是小有名氣的儒生,常以《易》和《春秋》教導后輩。
關羽也隨著父親,從小就讀《春秋》,養成了忠義守禮的性格,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報效朝廷。
奈何天不遂人愿,惡吏的欺壓令他不得不奮起反抗,殺人遠走。
輾轉蹉跎多年,今日終于脫去罪名,正式入仕了!
張新見他如此說,也不矯情,笑道:“今日云長洗刷罪名,得以入仕,也終于可與嫂夫人和侄兒相見了。”
關羽抿了抿嘴,后退一步,雙手捧著文書下拜,叩首。
“河東關羽,拜謝明公!”
哦喲喲喲......爽!
關羽這一拜,張新頓覺渾身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