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下意識的就想把張新甩出去。
但想到這人是從后堂出來的,估計是張新的親近之人,于是便忍住了。
“在下便是趙云。”
趙云后退一步,掙開張新的手,極為有禮的行了一揖,看著張新年輕的面龐問道:“云受護烏桓校尉征辟而來,敢問這位小先生,校尉何在?”
“我就是。”張新笑道。
這么年輕?
趙云一愣。
他在來的路上,就幻想過張新的模樣。
有滿臉橫肉,兇神惡煞的,也有卑鄙下流,陰鷙狡詐的。
卻獨獨沒有想到,這個名震幽州的黃巾大帥,竟然是個尚未及冠的俊秀少年?
“要不子龍等我一會,我回去穿了官服再出來?”
張新見趙云面色,故意撓了撓頭,臉上一副尷尬的表情。
“我久聞子龍大名,今日能夠相見,心中不勝欣喜,竟是忘了換上官服,失禮之處,還望子龍見諒。”
他真是張新?
趙云見他一身里衣,披散著頭發,似乎剛從午睡中醒來。
又見他腳上沾滿泥土,甚至連鞋都忘了穿,心中不由感動。
漢時人們極重禮節,若是平等相交,張新此舉無異于失禮。
但張新貴為二千石,而趙云只是一個無名小卒,這就不能叫失禮了,而叫求賢若渴,禮賢下士。
“不曾想竟是明將軍當面。”趙云下拜道:“常山趙云,見過明將軍。”
漢時講究君擇臣,臣亦擇君。
趙云此次前來,除去擊胡安民的志向外,也有過來看一看的心態在。
若是張新是個明主,他自然不介意在其麾下做事,若不是個明主,他就打算回常山老家了。
可沒想到的是,他不過常山一農戶罷了,最多只在本地有著些許薄名,而張新堂堂二千石之尊,聞他到來,竟然赤足相迎。
這讓他怎么能不感動?
再加上一路上盜匪橫行,所到之處,百姓民不聊生,而在進入漁陽之后,境內國安民樂,其樂融融。
就連空氣,似乎也香甜了那么幾分。
這讓趙云放下了不少偏見,對張新的好感度也直線上升。
“快快請起。”張新扶起趙云,笑道:“子龍既到漁陽,想來是應了我的征辟了?”
“愿為明將軍效力。”趙云抱拳道。
“好,好,好。”張新一連說了三個好,“我仰慕子龍許久,本有許多話想要與你說,但子龍遠道而來,想必辛苦,就請先下去休息吧,今夜我會設宴與你接風。”
“屆時我會將軍中諸將一并喚來,介紹他們與你認識。”
“多謝明將軍。”
張新喚來一個郡吏,讓他領著趙云下去休息,隨后一個人在堂中無聲大笑。
“趙云啊!偶像啊!竟然真的來了!他真的長得好帥啊!”
張新心中激動。
之前收關羽,又是割發代首,又是以大義相說,才勉強讓人家答應臨時幫忙。
若不是田楷來慫恿他去干丘力居,恐怕現在關羽已經走了。
現在收趙云,只需一道征辟令,人家自己就千里迢迢的趕過來了。
還不用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