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率軍抵達冷泉關后,向高順了解了一下情況。
郭大連攻十日不下,加之楊奉投降的消息傳來,便撤回了祁縣,留韓暹鎮守界休。
出冷泉關往北,依次是界休、鄔縣、中都、京陵、祁縣。
這五縣縱貫南北,沿汾水坐落在太原盆地中南部,是郭大目前主要的占領區。
再往北就是晉陽了。
晉陽城池堅固,不好攻打。
于是郭大棄了晉陽,分兵前去大陵、平陶等地,意圖趁著漢軍援兵未到之際,擴大自己的戰略縱深。
荀攸抓住機會,建議高順出關急攻界休,同時讓左豹領騎兵在外游弋。
鄔縣等地的白波黃巾得到消息,領兵前來救援,卻在半路上遇到了左豹的騎兵。
左豹縱兵猛沖,將白波黃巾沖的七零八落。
黃巾舊部人數雖少,但這幫大部分人手中還拿著木棍、鋤頭的農民,連陣型都沒有,哪里能夠抵擋?紛紛抱頭鼠竄。
也就是他們運氣好,遇上了左豹。
左豹顧念舊情,沒有過多殺戮,只是將他們沖散,阻止他們救援界休就算了。
若是換了李傕郭汜在此,少不得要殺個血流成河。
左豹謹記荀攸叮囑,捉了一些俘虜回來。
荀攸效仿張新之計,宣傳了一下張新的身份,便給了糧食,放他們回去。
一連數次皆是如此,漸漸的,鄔縣等地便沒有再派援軍了。
便是那些渠帥想派,麾下的黃巾也不愿再與少將軍為敵了。
界休方面,高順一連猛攻了幾日,韓暹漸漸抵擋不住。
雙方雖然都是新兵,但漢軍這邊有高順這種精通練兵的大將訓練,裝備精良,又有章法。
加之郭大攻關之時,他們都見過了血,已經可以初步算是老兵了。
而白波黃巾這邊卻是毫無章法,裝備低劣。
戰斗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若不是有城墻為憑,怕是早就敗了。
韓暹等了幾日,見援軍遲遲未到,不得已之下,只能領兵突圍。
荀攸沒有追擊,而是讓高順守好界休,隨后派人去給張新送信。
張新與荀攸會師,二人商議了一番,決定讓高順領兩千士卒鎮守界休。
郭汜領一千騎兵駐扎城外,作為側翼。
再給曹性五百郡兵,駐扎在冷泉關,保障糧道。
隨后令李傕為先鋒,領一千騎兵先行,從沁水谷地過高平關,先去支援長子。
張新自己則親率剩下的一千四百騎兵,并一千五百步卒在后跟隨。
李傕趕到長子。
褚燕見漢軍援兵來到,又都是騎兵,不敢再戰,連忙領軍退守壺口關。
漢壺口關在后世的壺關縣北部,向南可以通過白陘去往朝歌,向北則能通過滏口陘去往邯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隘。
四月中旬,張新率軍抵達長子,上黨太守出城迎接。
客套過后,張新開始詢問上黨戰事。
當得知褚燕屯兵壺口關時,荀攸開口說道:“君侯,看來這褚燕是想與我軍在上黨僵持下去了。”
張新點點頭。
壺口關因形似壺口而得名,關口窄而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若是強攻,沒有個一年半載估計拿不下來。
張新可沒有那么多時間在這里和褚燕耗。
褚燕此舉,無非就是吃準了他急于收回并州的心態,在此拖延時間。
等到張新退兵,他就可以再出壺口關,繼續寇掠上黨地區。
很惡心。
張新想了一會,沒有什么好辦法,開口問道:“公達可有良策?”
“壺口關地勢險要,我軍兵力又無優勢,強攻怕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