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顯然是在等他的士卒形成戰斗力。
黃巾中的渠帥,都會依照麾下人數的多寡來劃分地盤,作為就食之地。
只不過張角時期,部分是百姓主動進獻,部分是殺大戶。
現在則是直接搶。
人多的占據一兩郡,人少的可能只有兩三個縣。
就比如之前的常山褚燕、潁川波才、東郡卜己等等
這些地盤有著明確的歸屬,一名渠帥若無特殊情況,手不能伸到另一名渠帥的地盤中去。
否則就是壞了規矩。
張新就是從黃巾中來的,這些個規矩他門清的很。
徐和這邊在和他對壘,高唐黃巾卻在劫掠享樂,很明顯他們屬于另一個渠帥統率,并不歸屬于徐和。
這樣看來的話,徐和分到的就食之地,大概就是河北這七縣了。
既然如此,除非徐和主動求援,否則不必擔心高唐黃巾渡河北上。
徐和會求援么?
很明顯不會。
他若是想求援,就不會在營中練兵了。
求援,是要給其他渠帥好處的。
說到底,還是張新的兵力太少,給了徐和足夠的安全感。
也讓高唐黃巾沒有將他放在眼里。
確定了情況過后,張新放心的回到州府中。
又過兩日,北邊來了一個信使。
是張牛角派來的。
援軍到了!
“張牛角現在何處?”張新欣喜的問道。
信使答道:“依照君侯之令,暫屯繹幕,等待君侯命令。”
繹幕也是清河國的下屬縣,位于平原西北大約八十里處。
若是不顧馬力,全力疾馳,兩個時辰能到。
張新調張牛角南下,為了防止誤會,自然給了一份公文,因此他一路上暢通無阻。
清河國相那邊也已打過招呼,暫時屯駐幾天問題不大。
“好!”
張新大笑一聲,當即提筆寫了一封戰書給徐和,邀他后日午時決戰。
“來人,把這封戰書給徐和送過去!”
一名黃巾舊部走了進來,接過戰書,往徐和大營而去。
“張新邀我決戰?”
徐和接到戰書之后,十分意外。
在他看來,張新若要決戰,最好的時機應該是那日他剛潰敗之時。
那時他麾下的黃巾士氣全無,根本無法作戰。
現在過了這許多日,黃巾的士氣已經恢復,又經過他整訓了幾次,比之前要好多了。
這個時候舍棄城池,出城決戰?
他張新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徐帥敢或不敢,還請給個準話,小人也好回去回復君侯。”
負責送信的黃巾舊部見徐和半天不說話,不由開口。
他是正統黃巾,自然看不起徐和麾下這些托名黃巾,實則為賊的人,語氣中不覺帶了一絲不屑。
周圍小帥聽聞這句略帶挑釁的話語,不由大怒。
“徐帥,應了吧!”
“那張新麾下不過三千余眾,我軍足有萬余,他不據城而守,反而出城野戰,簡直就是找死!”
“既然如此,我等何不成全于他?也好問問那冀州黃巾的叛徒,可識得我青州男兒?”
“是啊是啊。”
“戰!”
小帥們紛紛出言,慨然請戰。
“是有陰謀,還是那日的潰敗,讓張新覺得我軍可欺?”
徐和心中冷靜思考,“亦或是漢朝那邊給了壓力,讓他盡快擊退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