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約三旬,風塵仆仆的士子騎馬趕來,大聲疾呼,就想沖進刑場。
“攔住他!”張新下令。
幾名士卒上前,用長矛擊打馬腿。
馬匹吃痛,發出一聲嘶鳴,摔倒在地。
那名士子跌落馬下,被士卒捉住。
“刀下留人!刀下留人!”那名士子疾聲大呼,“有冤情!”
“斬!”張新沒有理會。
你叫我留我就留,那不是很沒面子?
大刀落下,鮮血飚起,人頭滾滾。
“子林!”
那人悲聲大呼,對著張新喊道:“百姓既有冤情,大人何以不聽耶?”
百姓們頓時議論紛紛。
張新見狀,只能下令暫停行刑,隨后起身走下高臺,來到那名士子面前。
“你是何人?”
“在下高唐縣吏,華歆,字子魚。”華歆行了一禮,“敢問這位上官是......”
“華歆?”
張新有些驚異的看了他一眼,“我是青州牧張新。”
華歆聞言愣住。
一州牧伯竟然親自監斬?
平原到底發生什么事了?
張新趁此機會打量著他。
華歆在后世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名人了。
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帶兵進宮捉拿伏皇后,以及與管寧的割席斷交。
演義中憑借這兩件事,將他塑造成一個趨炎附勢,助紂為虐的小人,還子虛烏有的給他背了個逼迫劉協禪位的黑鍋。
張新對華歆不是很熟。
但他卻知道,華歆能得曹操、曹丕、曹叡祖孫三代的重用,肯定不會是演義里的那種小人。
老羅黑人又不是一次兩次了。
“下吏拜見牧伯。”
華歆回過神來,連忙行禮,隨后問道:“牧伯,不知陶丘氏所犯何罪,竟然昨日收捕,今日便斬?”
此時華歆已經冷靜下來了。
昨日陶丘氏舉族被捕時,有一門客逃了出來,連夜渡河前往高唐找到了他。
他與陶丘洪是好友,聞言心急如焚,急忙從高唐趕了過來。
一路疾馳,剛到平原城內,便看到了五大族謀反的消息。
華歆瞬間呆在原地。
陶丘洪這人他知道,當初王芬寫信給他,邀請他廢黜劉宏的時候,他都敢去。
刺殺一個州牧,也不是不可能。
隨后華歆心中又升起一絲疑惑。
州牧前日遇刺,昨日五大族便被收捕,今日就要處斬?
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快的就像
有預謀一樣!
華歆思來想去,覺得其中肯定有什么誤會,于是來不及休息,便又朝著刑場趕來,試圖救自己的好友一命。
此時見到張新竟然親自監斬,他也察覺到了有些不對。
“謀反之罪。”
張新指著那些刺客的尸體,還有弩箭,隨后把陶丘洪的供詞拿給華歆看。
有物證,有供詞。
這是鐵案。
但華歆還是覺得有點不對,再次出言詢問。
張新直接命人把陶氏家主帶了上來,就這么當著百姓的面開始問話。
“刺殺州牧一事,都有何人參與?”
“陶氏、陶丘氏......”
“弩箭從何處來?”
“劉氏。”
問完話,張新看向華歆。
“子魚可還有疑惑?”
(快12點了先發,差一點后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