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監州府所在郡,掌功勞選署,位次別駕。
是一州之地的三把手。
朝廷的封賞下來,于禁調任別部司馬,這個位置正好空了出來。
青州之地,名士不少。
華歆就曾與張新說過,除了華歆、邴原、管寧這‘一龍’以外,還有孫乾、國淵、任嘏(jiǎ)、劉德等等
征辟孫乾,既能得到一個人才,又能拉攏青州士人,一舉兩得。
原本張新還打算收復了北海之后,再派人去征辟他。
如今他自己送上門來了,斷然沒有放過的道理。
孫乾一愣,隨即大喜拜謝。
“愿為明公效犬馬之勞!”
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同眾人一起前來勸諫,就在那么多人中被張新看中。
張新笑著將他扶起,命人安排酒宴,犒賞三軍。
宴席之上,諸將作陪。
張新安撫管亥,又拉著孫乾說話,熟練的進行著禮賢下士的流程。
孫乾初出茅廬,沒兩下就被張新灌的頭昏腦漲,不勝酒力。
張新見狀,連忙安排人帶他下去休息。
待孫乾走后,張新將手中的小杯一丟,上前與管亥勾肩搭背。
“老管辛苦了啊,哈哈哈哈,來人,換大碗!”
噸噸噸噸噸
次日,張新命高順為主將,徐晃為副將,給了他們五千兵馬,收復東萊。
自己則是帶著孫乾、管亥等人,回臨甾坐鎮。
途經高密,張新下令大軍停止前進,隨后命人到縣城里買了一些禮物。
這里住著一位大儒,鄭玄。
鄭玄早年間被杜密看重,辟為郡吏,不久后入太學學習,先后師從第五元先、張恭祖、馬融等大儒,精通古文經學,今文經學。
說一句博古通今毫不夸張。
黨錮之禍時,鄭玄因受杜密牽連,無法出仕。
于是他便在家中潛心經學,廣收弟子,注遍儒家經典。
其注解共有百萬余字,融匯古今,號為“鄭學”。
其弟子除了后世熟知的崔琰、孫乾以外,還有國淵、任嘏、郗慮、劉琰等人
嗯,這個劉琰,就是后來被阿斗宰了的那個劉琰。
鄭玄在士人中的地位不比蔡邕低,甚至還猶有過之,就連后世的濰坊市,也有一個鄭公街道。
先前張新忙著追擊管亥,沒有時間拜訪。
如今得勝班師,于情于理于利,都該來拜訪一下。
若是能得鄭玄認可,對他以后治理青州會有很大幫助。
張新沒有讓親衛跟隨,只帶了典韋和孫乾,以示尊重。
在孫乾的指引下,三人來到一處院落。
院子很大,但卻十分簡樸。
數百名士子打扮的人坐在院中,聚精會神的聽著最前方那名老者講課。
張新見狀,便知老者就是鄭玄了。
鄭玄大約六十多歲,布衣上有著不少補丁,雖須發皆白,但精神卻是極好,聲音中氣十足。
孫乾剛想出聲,被張新抬手止住。
“莫要打擾鄭公講課。”
孫乾點點頭。
張新帶著二人走進院中,找了個靠邊的位子站著。
鄭玄看見兩個著甲之人帶著孫乾進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又見張新向其點頭致意,心中便知大概是個什么情況了。
見張新沒有打斷他的意思,鄭玄收斂心神,繼續講課。
張新聽了一會,感覺收獲頗大,心中暗自感慨。
“嘖,不愧是當世大儒,這講課水平竟然比我家老頭還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