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乃漢室宗親,自當為國盡忠。”
劉康笑道:“青州既然來了,那就不忙著走,一會孤設宴,還請青州賞光。”
張新點頭答應。
人都給了那么多地了,陪他吃頓飯怎么了?
宴席上,張新十分開心。
青州六郡國,除了最東邊的東萊郡以外,其余的已經全部收復了。
平原、樂安的大族被張新收拾了一頓,齊國、北海國的大族被黃巾犁了一遍,安置黃巾的土地已經足夠了。
既然如此,濟南國這邊就沒有必要動刀子了。
能度多少田是多少田吧。
打也打過了,殺也殺過了,現在是時候展現他的仁慈,拉攏一下了。
從濟南王宮出來,張新在東平陵稍微待了幾天。
有劉康作為表率,又有張新坐鎮監督,濟南大族或多或少,都拿了一些土地出來。
張新心滿意足的回到臨甾。
到三月底,高順那邊傳來消息,東萊已定,東萊黃巾全部投降。
張新急召荀攸、華歆、崔琰、孫乾等人前來議事。
一道道命令從臨甾的州府發了出去。
首先便是軍隊的問題。
張新在平原時,便整編了一萬大軍,再加上荀攸的兩千多后勤軍,以及臨甾這邊的州兵,此時他手下的總兵力已經有了一萬五千多人。
這還沒算上左豹的騎兵,太史慈的水軍,以及郡兵之類的。
若是全部加上,一共得有兩萬多人
先前青州賊亂,養這么多兵沒人會說什么。
如今青州已定,再維持這種規模就不合適了。
被人彈劾倒無所謂,反正劉宏也沒幾天了。
主要是春耕已過,有將近半數的黃巾還沒分到土地,或者剛剛分到。
這些人誤了春耕,州府就得出糧養著,等待夏種。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再養兩萬大軍,負擔就太重了。
于是張新下令各部裁汰老弱傷殘,進行整編。
黃巾舊部那邊共有兩千一百余人,這部分人不動,由張新親自統帥,左豹、楊毅、典韋等人都在此中,坐鎮平原。
調張遼到樂安國,繼續以樂進為副,領兩千精銳,鎮壓樂安。
徐晃、朱靈亦領兩千人馬,鎮壓東萊。
調高順、荀攸領兩千人馬,鎮壓齊國。
齊國這個地方位于青州中心,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必須由心腹大將鎮守。
徐和為主、司馬俱為副,領一部兩千人馬,鎮壓濟南。
至于最后的北海國,張新讓于禁帶著管亥去,也算是鍛煉一下于禁的能力。
除了太史慈的水軍以外,其余郡兵盡皆裁汰老弱,精銳則是補充到張新的六部大軍之中。
這一萬兩千大軍,便是日后的主力了。
當然,百萬黃巾這么好的兵源,張新自然不會放過。
張新在平原、樂安、濟南三個郡國的交界之地,劃了一大片土地,遷黃巾五萬戶共二十余萬人,在此屯田。
名義上是民屯,實際上卻是軍屯。
忙時種地,戰時操練。
萬一有變,這里隨時可以抽調五萬大軍出來。
這些人,張新交給了張牛角管理,并派王凌輔佐于他。
做完這些安排,張新寫了一份奏表,派人急往雒陽送去。
希望,還能來得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