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眾人也紛紛出言聲討。
陶謙的這種做法,就好比后世之人不想丟垃圾,就天天把垃圾丟到鄰居家門口一樣。
既惡心,又自私。
“季珪。”張新開口喊道。
“臣在。”崔琰躬身。
“你持我節杖,到郯(tán)縣申斥陶謙,不準他再驅趕黃巾,以鄰為壑!”
張新的鎮東將軍,還有個持節都督青徐二州諸軍事的權力。
名義上,陶謙也是他的下屬。
“諾!”崔琰大聲應道。
“你到了郯縣,告訴他......”
張新巴拉巴拉。
堂下眾人地鐵老爺爺臉。
“明公,你這樣罵他......”
崔琰面露猶豫之色,“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張新憤憤道:“他以鄰為壑,不把別人家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罵他?呵......”
張新越想越氣,解下腰間佩劍遞給崔琰。
“你持我佩劍,陶謙但凡敢叭叭一句,你就以軍法給我把他宰了!”
“明公!這......”崔琰瞪大了眼睛。
一州刺史,你說宰就宰?
但仔細一想,我家老板好像確實有這個權力哦。
持節,可斬二千石以下,違抗軍令之人。
刺史不過六百石而已。
“你行不行啊?季珪。”
張新看著他,“不行的話我讓別人去。”
男人能說不行嗎?
崔琰大聲應道:“愿為明公效力!”
張新點點頭,“記住,原話傳達,不準更改一字!”
“諾!”
崔琰行禮,轉身離去。
待崔琰離去后,華歆起身問道:“那北海國的五萬黃巾,明公打算如何處置?”
張新揉了揉太陽穴。
陶謙這個狗雜種,這不是給他增加工作量么?
“各郡國還有多少土地?”
“已經不多了。”
華歆答道:“各郡加起來,大概也就三十萬畝左右。”
三十萬畝,也就夠安置三四千戶,一萬多人。
“都收進來吧。”
張新想了想道:“泰山和東萊那些山地的周圍,不是還有一些無主荒地么,讓那些黃巾去開荒吧,再給他們免稅兩年。”
荒地雖然貧瘠,但也能種些吃的出來。
總比啥也沒有來得強。
“明公,如此怕是不妥。”
郗慮出言勸諫,“收了這五萬黃巾,若是其他地方的黃巾、流民聞訊來投怎么辦?青州已經沒有土地安置他們了啊!”
青州原有人口三百八十余萬。
黃巾亂起,折損了一些。
但張新度田,又釋放了不少被隱匿起來,不在戶籍的徒附。
因此青州的人口反而多了不少,突破了四百萬這個數字。
以目前的生產力來看,四百萬人口,已經接近青州能夠承載的極限了。
“那就通知邊境各縣,讓他們告知黃巾、流民,就說青州不收人了,就算過來也沒飯吃。”
張新看向華歆,“子魚,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就這么辦吧。”
華歆應諾。
這時崔琰又跑了回來。
“明公,州府外有一人,自稱是你的雒陽故交,讓你出去見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