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此言一出,黨人全部愣住。
你這屠夫,啥時候讀過《獨斷》了?
你會去看這種書?
劉辯聞言,心中頓時為難起來。
襄,用在謚號中時,是‘攘’的假借字,一般都和開疆拓土有關。
《周書·謚法》有云:凡云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
這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美謚。
劉辯雖不想給自己的親爹上惡謚,但劉宏冷落他這么久,說他心中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他也不想給劉宏上個美謚。
“大將軍此言差矣!”
袁隗反應過來,連忙反對。
“先帝在位時,各地叛亂不斷,并州丟了一半,涼州幾乎全丟了,如何能得‘襄’之美謚?”
“是啊是啊。”
黨人紛紛贊同,“各地叛亂雖未傷及我大漢根本,然卻天下大亂,正合‘亂而不損曰靈’之謚。”
“涼州百年羌亂,又非先帝一人之過。”
何進寸步不讓,“并州南匈奴之亂,不過芥蘚之疾,只是先帝突然駕崩,這才沒能來得及收復。”
“諸公以大漢陳疾,冠先帝以惡謚,如此不妥!”
黨人懵了。
臥槽?
這屠夫,幾時有這等辯才了?
“建寧二年,玄菟太守耿臨破高句驪,先帝收其土地,歸入我大漢版圖,難道不是辟地么?”
沒等黨人開口,何進繼續說道:“熹平年間,先帝又修熹平石經,惠及天下士子,難道沒有德么?”
“諸公口中的那些叛亂,除去羌人和匈奴,先帝盡皆平定,難道不是甲胄有勞么?”
“中平二年,護烏桓校尉張新大破鮮卑,斬首二萬五千余級,六十名鮮卑大人前來雒陽請罪,難道不是因事有功么?”
“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
何進環顧四周,擲地有聲。
“諸公!先帝文治武功,難道當不得一個‘襄’字么?”
其實劉宏的功績,除了何進剛才說的那些,還有幾個沒拿出來說。
一個是夫余進貢,以及天竺那邊,通過交州進貢了兩次。
但和桓帝劉志在位時,西方羅馬都派人來送禮相比,劉宏的這點成就也就不值一提了。
另一個則是鴻都門學。
然而劉宏設立鴻都門學的初衷,就是為了壓制黨人,打破世家大族對知識的壟斷。
鴻都門學招收了許多平民出身的學子,表面上是一個探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藝術學院。
實際上,從鴻都門學出來的學子,都會優先受到劉宏的重用。
如今黨人勢大,這玩意肯定不能拿出來說,免得他們應激。
黨人愣住。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要按何進這種說法,給劉宏上個‘襄’字,還真不過分。
“陛下,大將軍說得對啊!”
這時,朝堂上那些出自鴻都門學,受過劉宏恩惠的官員,紛紛出來表示贊同。
屠夫翻天了!
黨人一看這還得了?便與何進吵了起來,開始翻劉宏的黑料。
他劉宏若是有德,天下還會大亂?
他劉宏若是甲胄有勞,怎么會被鮮卑捶得全軍覆沒?
更別提朝廷在涼州都敗了多少次了?
還有宦官亂政、穢亂宮女
巴拉巴拉
何進一邊與黨人吵架,心中暗自冷笑。
“子清所言不假,黨人果真和我不是一條心。”
張新在信中和他說:先帝在位時,正是因為忌憚黨人勢大,這才把你扶植起來,對抗黨人。
否則你一個殺豬的,就算妹子是皇后,憑啥能當大將軍?
結果何進你這傻卵,轉頭跑去和黨人玩了。
先帝沒辦法,這才選擇扶植我。
不然我一個黃巾降將,憑啥當上軍校尉?